今年4月,由于重點斷面水質出現3次以上異常波動,江蘇省環保廳啟動了約談機制,約談了張家港、江陰、武進和丹陽4市政府分管環保的負責人,通報有關斷面水質波動及原因分析,要求4市進行整改。
1個月的整改期已過,約談效果如何?記者近日跟隨江蘇省環保廳蘇南環保督查中心的執法人員,分別赴整改地區開展后督查。
為何被約談?
江蘇省環保廳蘇南環保督查中心主任程煒告訴記者,今年第一季度,張家港河顧家橋斷面監測連續3次出現水質波動,出現了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濃度同步飆升的現象。
蘇南環保督查中心執法人員立即趕赴張家港河顧家橋斷面。執法人員發現,張家港河的支流東橫河兩岸遍布著20多家廢舊塑料回收點,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從事非法塑料粒子加工,其清洗塑料的廢水直接排入河中,最終順河而下,是造成顧家橋斷面水質惡化的直接“推手”。
同樣,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和江陰市交界處的黃昌河觀西大橋斷面周邊,也存在著一些非法塑料粒子加工點,清洗塑料粒子的廢水均直排黃昌河,造成黃昌河觀西大橋斷面水質出現3次波動;在丹陽市皇塘鎮東莊村,有19家養殖戶養殖生豬幾千頭,是個典型的無牌無照的、沒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的生豬集中養殖點,養殖產生的廢水廢液排到距此僅50米的戰備河,最終流入小夏溪河,造成泥炭橋斷面總磷濃度時常出現飆升。
整改是否到位?
江蘇省環保廳立即啟動約談機制,并提出整改要求,4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均明確表示“努力整改、確保落實”。
1個月的整改期限過去了,要求是否已落實,問題是否已解決,江蘇省環保廳沒有僅根據地方政府的書面報告來作出判斷,而是派出了蘇南環保督查中心的執法人員再次赴現場檢查。
5月21日,記者與執法人員一起來到了位于張家港境內的東橫河。
“約談整改前,這里遍布塑料造粒作坊,河道兩岸廢舊塑料堆積如山,清洗塑料粒子的廢水源源不斷直排東橫河,河道內的水質可用‘觸目驚心’來形容。”蘇南環保督查中心督查三室主任殷琨指著如今空蕩蕩的東橫河兩岸告訴記者。
張家港市政府兌現了承諾,非法塑料粒子加工點已全部取締,東橫河的水質明顯改善。
拆除非法塑料粒子加工點其實十分困難。殷琨表示,由于這些加工點屬于典型的小作坊,沒有規模,沒有執照,都是一些當地農民利用自家地皮進行的非法經營,環保部門很難徹底拆除。只有政府牽頭,綜合整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張家港市政府做到了,同樣江陰市和武進區政府也都做到了,兌現了整改承諾。
5月22日,記者又隨同執法人員來到了丹陽市。從檢查結果來看,丹陽市尚未完成整治任務。丹陽市關閉了東莊村的19個生豬養殖點,初步改變了“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的狀況。但是,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了位于戰備河西側的丹陽市聯豐溶劑包裝廠仍從事化工廢桶清洗業務,威脅泥炭橋斷面水質安全。
記者遠遠就看到這家工廠內堆放著大量廢桶和翻新過的油桶。看到執法人員前來,廠內的工作人員迅速關上了廠門,阻止執法人員進入檢查。經協調后執法人員才得以進入廠房。雖然沒有工人在作業,但是所有洗桶設施齊全。
殷琨告訴記者,這是一家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從法律的角度看,屬于非法經營。蘇南督查中心曾對這家企業排入戰備河的污水采樣,化學需氧量達到3000mg/L。廠里也沒有氣體回收裝置,清洗廢油桶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氣體全部無組織排放。
任務完不成怎么辦?
對于期限之內沒有整改到位的地方,程煒表示,江蘇省環保廳有關部門將啟動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等措施進行制裁。
他同時表示,為了讓環保后督查起到應有之效,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下猛藥、出新招,建立一系列與之配套的法規制度。只有這樣,環保后督查才能起到震懾作用。
環保后督查制度的實施,避免了排污企業“一查就關,一走就開”的現象,也折射出江蘇環境執法不再僅僅停留在“風暴式”的查處,而是更加務實、更加注重長效,探索出了一條環境執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