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調查
下游清上游濁 每天上萬噸污水直排貴州草海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它對于凈化水質、保護生態意義重大。濕地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池塘等等。貴州草海與滇池、青海湖并稱為我國三大高原湖泊,是黑頸鶴等224種鳥類棲息的濕地。然而近年來,草海的污染越來越嚴重,這也引起了云貴高原很多居民的擔憂。
貴州省草海自然保護區,它是我國典型的高原濕地,海拔有2170米,水域面積25平方公里。現在我所處的位置是它的下游,這里的水質非常好,達到了三類的標準,水下的植物也清澈可見,現在我們舀一瓶水來看看。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水非常透明。
經過目測,這瓶水沒有雜質,當地農民說可以直接喝。記者沿著草海的下游前行到了中游,發現這里的水質逐漸變差,水下植物逐漸模糊不清。繼續前行4公里到了草海的上游,發現水面上漂浮著金魚藻,偶爾還能看見長鷺等各種水鳥。
貴州草海的上游,這里的水被嚴重污染,水質已經明顯變差,水下的植物一點也看不清,我取一瓶水給大家看看。這就是上游的水,跟下游的水相比,已經渾濁不清。
經過檢測,草海上游的水質已經降到劣5類。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水質甚至降到劣6類。當地農民介紹說,草海沒有被污染之前,他們洗衣做飯都用草海水。現在他們喝水都靠打井取地下水。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苗永貴告訴記者:現在不行,現在喝不成。如果洗澡的話皮膚還會發癢,就這種感覺,主要是污染太大了。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苗二鐘表示:以前清澈見底,里面有幾條魚都可以看見。現在尤其是我們碼頭那邊的水,全是周邊那個流起來的污水。你到那邊去聞的話,臭得不得了。
草海緊挨著威寧縣縣城,周邊常住人口超過10萬。每天產生上萬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草海。加上近年來到草海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多,缺乏有效管理,固體垃圾隨處丟放。
貴州省草海管理局業務科副科長李振吉告訴記者:來自縣城的這個污染。這個生活污水的污染,沒有得到全部的解決,就排向草海。而且的話,這個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解決。
濕地保護調查
貴州草海:草灘上建廁所 排污涵洞堆垃圾
曾經可以喝的水,如今卻變成了污水。濕地本來具有凈化水質的功能,現在連濕地的水都成了劣5類水,可見污染不輕。那么除了城市污水的直接排放,還有哪些原因導致貴州草海的污染呢?
在貴州草海的草灘上,一堆堆生活垃圾隨意放在草灘上;成群的牛羊隨處可見,這些動物的糞便就直接排入草海。污染更嚴重的是,當地農民把廁所也建到草灘上,廁所里沒有任何環保設備。廁所旁邊污水橫流,散發出刺鼻的惡臭。
一位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告訴記者:都是直接排放,哪里還有什么污水處理的。記者:動物糞便污水。那這么排的話好嗎?不好沒辦法了,不然就排不出去。
還有一位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表示:我們老百姓生活污水基本上全部都是往這個里排,它都不會處理。記者:沒地方排?沒地方排,而且你沒有排水設施。
為了減少污水排放,當地政府修建了排水管道。記者沿著管道前行300米,卻發現這是個半拉子工程。管道涵洞里面絲毫沒有排放污水的跡象,已經成了堆放垃圾的地方。涵洞里不僅堆滿各種石頭,甚至還有動物尸體,腐爛變質發出陣陣惡臭。一場大雨過后,這些污水都流向了草海。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說:反正這么多年了也沒人管了,就包括我們自己也心痛了,還不是把它填起來了,沒辦法。它已經污染了,流不通了,沒辦法。污染已經太嚴重了,它已經發臭了你想,發臭的水有多嚴重,你可以想象出來。
當地農民說,修建這根排污管道的時候,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大家都很高興,把承包地騰出來給施工隊作業,一年沒有種莊稼。可是萬萬沒想到工程半途而廢,不僅沒有排污,反而成了垃圾場。
另一位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告訴記者:當時那幾年說的是,說是資金不到位,最后就報廢了,就沒人管了。
貴州草海管理局局長周容憲表示:我們的水體和環境污染比較嚴重,那么這一塊呢,如果說要治理好,這個污染徹底要治理好,大概要花1.5個億的資金。
濕地保護調查
水面減少導致氣候異常 草地承包阻礙環境保護
草海所處的威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資金短缺導致這里的治污工程虎頭蛇尾。作為烏江的水源地,草海水源被污染勢必會惡化烏江的水質,而且還會影響整個云貴高原的生態環境,那么如何在保護濕地和發展經濟中找到一條共贏之路呢?
草海濕地的另一大問題是水土流失。草海周圍山區的森林覆蓋率只有15%,很多山頭光禿禿地沒有樹木。加之農民過度開墾,土質疏松,一旦下雨泥土就淤積到草海。當地漁民說,草海的水一年比一年淺,原來四米多深的水位現在變成了兩米。
一位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農民表示:現在那個水位一直在往下退,原來是兩米多深,現在可能有一米多深,那個泥土慢慢地往草海里面流進去,所以我估計的話,再這樣下去的話,再過幾十年下去的話可能就沒有了。
草海水域面積減少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1972年到1982年,在那個“以糧為鋼”的年代,農民放掉草海的水種糧食,草海的水面從45平方公里減少到5平方公里。這直接導致貴州和云南兩個省的氣候出現異常。
貴州省草海濕地研究專家陳禎德說:最明顯的是風災、暴災、蟲災、旱災。最明顯的是氣候異常,這個草海刮過一次龍卷風,一百多年的大樹被連根拔起。周圍好多這個群眾的房子全部倒塌,這個是草海歷史上沒有過的。
領教了濕地破壞后的自然災害,人們開始退耕還濕。草海的水域面積從5平方公里恢復到25平方公里,到草海來過冬的黑頸鶴從223只增加到1300只。即便如此,草海的水面比過去45平方公里還是減少了近一半。困擾濕地保護最大的產權障礙是:草海自然保護區是1985年成立的,而農民1981年分田到戶,把草海80%土地變成了自己的承包地。農民在草海生產生活破壞環境,但是政府沒有辦法干預。
貴州草海管理局局長周容憲告訴記者:老百姓愿意在里面耕種,亂挖亂采這個沒辦法。所以說呢要把這一部分給他補償了以后呢,那么我們才得到有效的保護,那么他的這個資金缺口應該是14個億左右。如果說不搬遷不補償,那么這個草海,它的保護那就是屬于一種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