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汪誠文進行主題發言
汪誠文認為,我國的工業園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以來,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目前正朝著生態工業園區的方向發展,但是污染現狀依然不容樂觀,這主要體現在:園區企業清潔生產水平較低、廢水資源回收利用率低、園區集中污水處理系統穩定性差。
以清潔生產和全過程控制為核心的手段將是未來工業園區污水治理的發展方向。汪誠文介紹,工業園區的污水治理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分別是:清潔生產進行源頭削減、生產過程污染排放控制、企業獨立廢水處理、園區污水綜合處理。這種前段、末端結合的處理方式,不僅處理效果良好,還可以減輕企業廢水處理系統、園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負荷,更能提高提高廢水資源回用率。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將園區循環化改造列為循環經濟重點工程。汪誠文介紹,工業園區的循環化改造的工作重點在于,推進企業間廢物交換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共享資源,共同使用基礎設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
汪誠文認為,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要對園區的環境管理特點進行全面分析,不僅要對環保設施的設計、建設與運營進行分析,還要提供更深層的技術服務,如建立綜合監測、預警、調控管理平臺,提供水務運營管理物聯網支持,讓工業園區接受綜合的環境服務。
最后,汪誠文以宜興經濟開發區為例,介紹以清潔生產和全過程控制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技術應用情況。該開發區緊鄰太湖,擁有生產企業400余家,包含紡織印染、化工原料、機械裝備、熱電四大傳統產業,以及光電材料、光伏能源、精密機械制造三大新興戰略產業。清潔生產工藝在開發區各大產業中應用廣泛,各行業間也進行了水資源的梯級利用,使廢水達到跨行業資源化的目的,如檸檬酸廢水等其他行業高濃度有機廢水可作為非傳統碳源應用于反硝化,脫氮效果良好,達到“以廢治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