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行健:奮斗不息的新徽商
“餐飲廢水中含有的油脂,在排放過程中容易附著下水管的內壁,同時會粘住其他固體或纖維。久而久之,使原先的下水管的管徑越變越小。在餐飲廢水進入下水道前就應截斷,這樣就能防止地溝油。”省政協委員孟行健在省政協會議上建議,商業餐飲、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及門店餐飲要作為重點的治理對象,采用全自動智能隔油設備進行隔油,再提煉成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產品。
孟行健的這條建議并非空談,地溝油之患近年來備受百姓詬病,卻總難根治。他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對餐飲業廢水油的去向進行一次詳細的追根索源,還查閱、研究了別國政府在此方面的管理措施,最終提出了“讓油水分離,使廢油進不了地溝”的建議。“建成從隔油到收油到煉油到售油的一條產業鏈,這將是一件變廢為寶、增加能源產業的利民好政策”。能夠想到并提出如此專業而有針對性的建議,源于他多年來一直經營著的事業——地下空間污水提升技術。
孟行健的成功可以用“劈波斬浪”來形容。出生在肥東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他,1995年畢業后被分配到縣林業局工作,端上了親戚、朋友們眼中的“鐵飯碗”,然而改革開放的風起云涌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他,“我感覺到我國經濟騰飛的時代來到了,就想要在民營企業的大海里闖蕩一番,折騰出一些浪花來。”孟行健笑著說。當年從縣林業局辭職到上海市一家企業去賣水泵,來自家人、親友的壓力可謂巨大,但孟行健堅持“一意孤行”。
五年的時間,因為銷售業績突出,從最普通的業務員做到了分公司副總,卻因為沒有上海市戶口而在升遷道路上戛然止步。孟行健憤然辭職,加盟了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并成為集團創業元老之一,自主開拓安徽市場。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和自己親手打造的創業團隊將企業做到了10億元,2003年因市場營銷業績優異,管理能力表現突出,公司決定將江蘇市場劃割給安徽分公司管理。
為家鄉盡力作貢獻一直是他的夢想,而隨著他事業的不斷進步、安徽家鄉的快速發展,回家鄉投資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了。
2004年,孟行健出資50%與公司共同投資,在合肥市成立了合肥熊貓昌盛泵業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當時,公司要求他將公司設在上海市或江蘇省南京市,但他堅決要求設在家鄉合肥市,為推動我省的經濟發展出一份力。2006年,他被任命為上海熊貓集團永盛水設備公司和上海熊貓集團齊盛水設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執行總經理。就在旁人羨慕他高位厚薪、功成名就之時,孟行健再一次出人意料地辭職。“我要的是晉升鍛煉的機會和經驗,而不是金錢”。經過十余年的積累與沉淀,覺得時機已經成熟的他決定自己干一番事業。
2008年,孟行健斥資1500萬元,創立了安徽天健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注于水資源研究、開發和利用。企業坐落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健水處理工業園,占地面積3.8萬多平方米,員工100多人,其中國家級水處理研發專家和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20多人,在全國設有12個分公司和30多個聯絡處。其自主研發的天健牌系列高新技術設備廣泛應用于小區、工礦企業、大型會館、場所、寫字樓的中水處理和回收利用、污水處理和回收利用、直飲水、農村安全飲水等多種領域。
目前,天健公司已形成從水處理工程設計到工程承包與工程建設,從產品研發到設備集成,從水處理設施托管運營到項目運作等完整的水處理產業鏈,申請專利二十多項,生產的天健牌地下污水提升設備和油水分離設備填補了國內產品的空白,銷售到全國二十幾個省、市,并列入國家設計標準圖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1995年畢業起,孟行健每五年都會認真做一個詳細的執行計劃,然后一拼就是五年,決不回頭。“我們的下一個‘五年規劃’是:力爭到2018將企業產值做到18億元,致力于做中國水處理行業一流企業。”孟行健說,“‘節約水資源,改善水環境’是我們一貫的宗旨,今后,我們還要堅持為我省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孟行健 省青年聯合會常委。安徽天健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