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寶:疫情背景下排水監測應關注的重點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一致抗“冠”進入了關鍵期。除了拼死抗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建設“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人員、無私服務在物流補給工作中的服務人員等外,這場疫情和水務行業有什么相關性?重大疫情面前水務行業應該重點關注些什么?應該如何結合自身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撐?
但是,由于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還不透徹,水務行業應對相關疫情的實踐經驗并不豐富,絕大部分供排水企業普遍處于“空有一腔熱血,偏恨報國無門”的迷茫狀態中。對此,《凈水技術》雜志社通過分別采訪我國供水、排水行業的設計、運行、監測和研究領域專家,使百家爭鳴,為實踐參考。
今日話題
疫情背景下排水監測應關注的重點
近日,隨著新冠疫情的愈演愈烈,一篇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的論文(Michelle L. Holshue, et al.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DOI: 10.1056/NEJMoa2001191)引起了廣泛關注。該論文完整敘述了美國第一例新冠確診病例的診療過程以及臨床表現,對指導患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文中有一處報道引發了水務行業的重點關注:研究指出,該患者在住院后的第二天出現了腹瀉和腹部不適,在腹瀉的糞便樣本中,醫生們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存在(rRT-PCR結果為陽性)。而就在昨晚(2月1日),深圳衛健委發布消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也檢測出了2019-nCoV核酸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提醒市民戴口罩的同時,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本期嘉賓
賈瑞寶
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主任、山東省給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城市供水(排水)監測網濟南監測站站長。工學博士,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飲用水主題專家組成員。
相關事件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深圳衛健委相繼發布新冠患者糞便中檢出2019-nCoV核酸陽性的研究成果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見次條)
患者糞便中的冠狀病毒會否隨著城市排水系統進入污水處理廠并進入自然水體?會否通過老舊建筑排水管道水封失效的地漏等設施隨空氣釋放進入室內?
這樣的擔憂并非是無中生有的。2003年5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香港淘大花園SARS傳播的環境衛生報告,淘大花園包括排水口、海水沖廁系統、排氣扇等等一系列環境及衛生問題,是導致該樓宇多例SARS感染的原因;2019年8月11日,上海寶山區楊行鎮某小區一對年輕夫妻在家中衛生間內硫化氫中毒身亡,經調查,與老舊建筑水封設置不合理導致臭氣倒灌有直接關聯。
疑問
就水務行業而言,新冠患者糞便中存在新冠病毒的情況,是否會對排水和污水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醫院的廢水處理、市政污水處理而言,又需要重點關注什么問題?
截止發稿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最新發布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0>52號),其中第一條即明確應高度重視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并將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關于城鎮排水監測工作,到底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賈瑞寶主任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賈瑞寶主任指出,目前疫區的排水水質監測非常重要,也很關鍵。與日常常規的情況相比,非常時期,在確保防護的前提下,應該強化排水水質實驗室檢測頻率,發揮污水處理廠、站水質在線監測預警作用,確保排水、污水及再生水設施穩定運行,水質穩定達標排放。在具體應重點關注的指標方面,由于我國現行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只規定了糞大腸菌群數等細菌類微生物指標,對病毒類微生物未作要求,污水處理廠應更加關注SS、色度、COD、BOD5、氨氮及糞大腸菌群數等指標,對上述指標的達標要求要比平時更高,檢測頻率也要加密。特別是在要求污水廠出水紫外線或加氯消毒措施到位的基礎上,建議增加檢測總余氯指標。
疑問
對于應重點關注的糞大腸菌群數、總余氯等指標,相關國家標準中是如何界定的?
賈瑞寶主任介紹到,目前國家標準《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中沒有對微生物的監控要求,國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中只對糞大腸菌群數做了要求(圖1);國標《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I996)中對糞大腸菌群數和總余氯都做了要求(圖2)。這些指標在非常時期,都應進行加密和提高要求執行。

圖1 GB 8978-I996對糞大腸菌群數和總余氯的限值要求

圖2 GB 8978-I996對糞大腸菌群數和總余氯的限值要求
疑問
對于目前廣大民眾最為關心的新冠病毒,特別是作為第一線的醫療機構的污水處理系統,又應當參考什么標準,如何更好地進行相關水質把關?
賈瑞寶主任介紹說,醫療機構應參考國標《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該國標針對不同類型的醫院,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污水排放指標和限值。對于傳染病和結核病醫療機構的污水排放,該標準設定了包括糞大腸菌群數、腸道致病菌、腸道病毒、結核桿菌、總余氯、CODCr等25項指標,其中糞大腸菌群數要求不超過100 MPN/L,腸道致病菌等其他三項微生物指標均要求不得檢出(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