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3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發布。在全國100個測評城市中,山東省濰坊市位列第十。該報告考察指標包括經濟增長綠化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三大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水平。本報從今日起陸續刊發報道,展示濰坊市在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方面的亮點做法,反映濰坊市在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成就,鼓勵全市上下合力推進“三八六”環保行動,加快建設生態美麗濰坊,促進經濟社會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散發著臭味的污水,經過一道道先進的工藝流程,脫胎換骨成了清澈見底的清水,歡快地流進了浞河……這是高新區污水處理廠里日夜不停上演的場景。該廠大部分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準,出水全部排入浞河作為景觀水使用。“我們排出的水,可以用來養魚。”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污水處理廠就像城市的“腎臟”,它“吃”進污水,“吐”出清水,過濾著城市“血液”中的毒素和垃圾。山東省濰坊市現有29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145.6萬噸,污水管網總長度5292.72公里。目前15座污水廠出水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其余14座污水廠正在升級改造中。2012年,全市共處理污水40194萬噸,污水處理率達到96.23%。
“總的來看,我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整體情況良好,污水處理率和滿負荷運行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濰坊市市政局有關負責人說。良好的城市污水處理現狀,為濰坊城市環境的保持,特別是水生態的維護,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提質。去年,濰坊市確定新擴建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2015年年底前完成。去年濰坊市投資建設了電廠污泥摻燒項目,今年壽光市投資建設了污泥好氧發酵無害化處理和污泥熱解無害化處理項目,實現了污水廠污泥的無害化處置,還有7個縣市正在積極籌建先進的污泥處理項目,201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如果把污水處理廠比作城市的“腎臟”,把給水管網比喻為城市的“動脈”,那么,污水管網就是城市的“靜脈”,污水管網配套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濰坊市正在全力加快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和鎮區污水管網建設,很快將解決已建成鎮級污水處理廠管網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低的問題。所有城區、鎮區新建設道路配套建設污水管網,新建污水處理廠和配套污水管網工程將實現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近年來,為確保污水處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濰坊市組建了市市政公用事業產品服務質量檢測中心,實現了污水12項基本指標監測,并定期檢查各污水處理廠出水質量。各級有關部門對全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檢查結果及時通報。依托數字化城管平臺,建立了污水處理在線監測系統,對污水廠運行進行實時監控。
近日,為貫徹全市“三八六”環保行動,有關部門采取強力措施,再出重拳徹底消滅污水直排。據市市政局排水治污科科長張世武介紹,按照既定計劃,濰坊市將在年底前,徹底消除市、縣兩級城區污水直排現象;2014年年底前,完成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升級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部按照一級A標準設計;2015年年底前,實現重點建制鎮鎮區污水全部收集處理,城區及重點鎮區污水全收集處理、全濕地凈化、全循環回用,所有污水處理廠污泥實現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