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18日發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文件,針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農村小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四個方面,給出項目建設及投資指南。這也是三中全會結束之后,環保部公布的首份環保政策文件。農村環保產業再受政策青睞。
農村環保產業成看點
我國鄉、鎮、村污染排放已占全國污染的半壁江山之多,垃圾圍村、污水亂排、農村秸稈隨意焚燒,畜禽糞便隨意排放、堆積,已成為當前不少鄉、鎮、村環境的真實寫照。與大中城市的環境治理相比,鄉、鎮、村的環境問題更加嚴重,治理水平還處于很低的階段。
中國是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城市污染問題最先暴露,隨著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污染物排放量急劇增加,在鄉、鎮、村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配套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監管難度大或監管不到位情況普遍,農村環境形勢日趨嚴峻。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公布,我國首次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進行系統闡述,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1月18日,環保部印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文件,農村環保產業再度成為各界焦點。文件具體針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農村小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四個方面,給出項目建設及投資指南。
對于農村而言,環保產業涉足較少,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但由于農村的特殊性,相關環保政策和項目與當地實際情況并不配套,有很多問題。環保產業在進入農村需要做好因地制宜和打持久戰的準備。
業內人士表示,農村環保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村環境污染很重,主要集中于垃圾填埋、污水處理兩方面;二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中國環保方面城鄉差距非常明顯,農村環保欠帳過多;三是農村環境管理的基礎也很薄弱,法規標準很不完善,監管能力嚴重不足。據了解,在我國已出臺的環境治理法規文件中,農村環境治理始終是弱點。專家認為,由于村民對于農村環境治理并不是十分理解,環保行業要進軍農村,當務之急就是要做好宣傳工作。要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開展農村環保明白人培訓,建立環保宣傳欄,刷寫環保宣傳標語,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形式,增強群眾環境意識,讓村民深入了解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知曉污染處理設施的作用及效果,增強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環境治理關鍵還是要提高農村人的素質,否則又會回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上來。
對于農村環保產業所帶來的投資機遇,環保專家認為,農村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占總人口半壁江山的鄉村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環境、身體健康甚至生存狀況,同時也與農業發展緊密聯系、相互影響,所以在未來很長的一個階段里,農村環境保護將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也將吸引更多的公司進入這一市場。另外,因為商業模式不成熟和投資落實存在困難,農村環保市場一直不能得以打開,隨著相關行動計劃的出臺,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目標、手段和扶持政策等,將進一步獲得明確,這將為提升有關公司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