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公園協會、中國水協排水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城市景觀水體富營養化綜合治理現場會”在安徽池州召開。期間,安徽省科技廳委托專家對安徽雷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水體底泥洗脫原位置換裝置”進行了鑒定,專家一致認定,該裝置為我國城市景觀水體乃至其他大型水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具有開創意義的新思路、新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景觀水體富營養化狀況日益嚴重,城市公園、河道、湖泊水體黑臭、藍藻頻發,生態系統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嚴重影響了城市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2012年,安徽池州市政府委托安徽雷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市區內的百荷公園污染防治進行綜合治理。雷克公司制定系統技術方案,運用其發明的“底泥洗脫原位處理技術”和“氮磷循環旁路技術”,并集成補水凈化、推流曝氣、生態修復等常規水處理技術,綜合運用于水體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水體總氮從2012年5月份的4.061L/mg下降到目前的0.913L/mg,水體總磷從2012年5月份的0.47L/mg下降到目前的0.263L/mg,有效遏制了藍藻爆發,水生植物呈恢復性生長,水質從治理前的劣V類提升到地表Ⅲ類水的標準。
記者跟隨專家前往百荷公園現場進行考察,見近岸約10米處可見底泥洗脫原位置換裝置正在運動作業,裝置前端機械觸手上下浮動擾動底泥,并把擾動后的污染水體限制在一個0.8立方米的封閉空間內,由水泵提升至處理平臺,處理后清澈的水又回流到湖中。操作人員介紹,由于沉降速率不一樣,擾動后的泥沙洗脫后很快又沉入水體,其他有機物上浮在水體上半部,被泵入處理平臺絮凝分離。雖然正值深秋時節,湖面仍可見東、西兩大圈生長繁茂的浮床水生植物帶,郁郁蔥蔥的水雍菜中點綴著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與湖光水色相映成趣。
雷克環保公司總經理吳敬東介紹,傳統的處理措施就是清淤,但清淤不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清出的氮磷和其他有機物微乎其微,投入太多,得不償失。底泥處理技術不僅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解決水體多年淤積的營養物質,而且可以通過后期的管理、監測和維護,把水體的氮磷濃度始終控制在安全值以下,更好地促進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健康生長,實現水體的生態平衡和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