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屯溪區的新安江上游梅林濕地部分木棧道、木塑板鋪裝及方亭等將施工,曾垃圾漂浮、河床裸露的地方,蓄水后將呈現兩岸綠樹繁花的美景。黃山市3年來投入345億元“治江”,水質明顯提升。據悉,浙江省也已兌現了2億元生態補償基金。
新安江是省內僅次于長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新安江流域的水質優劣,影響到下游千島湖等水域的水質好壞。
2010年底,國家啟動國內首個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按“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生態補償原則,以皖浙兩省跨界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4項指標為考核依據,設置補償基金每年5億元,專項用于新安江流域生態等綜合治理。其中,國家每年3億元,浙江和安徽省每年各給1億元。
“浙江給錢是有前提的,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水質穩定或好轉,下游浙江省才每年補償一個億。”黃山市新安江保護局相關負責人稱,經持續治理,根據皖浙兩省聯合監測結果顯示,2013年新安江出境斷面水質達到試點方案考核標準,且好于2008至2010三年的平均水平。
“新安江是目前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其水質達到或優于地表水河流Ⅲ類標準。”據此,浙江省已履行“約定”,2012年和2013年的共兩億元生態補償基金已支付到位。
據悉,黃山市將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成立了“河長制”,由市、縣區、鄉鎮行政“一把手”擔任河長,全面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到2013年底,黃山市共實施新安江綜合治理項目353個,完成投資345億元,其中,實施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項目156個,完工項目93個,完成投資60.7億元。
黃山治理新安江提升水質 2億生態補償基金兌現
時間:2014-02-21 來源:安徽網作者:吳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