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官方網站8月11日消息,為解決節能環保問題,緩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今后3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有效拉動消費需求;通過增強工程技術能力,拉動節能環保社會投資增長。
圍繞重點領域,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意見》強調,要圍繞市場應用廣、節能減排潛力大、需求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和產業化,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意見》提出,加快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壯大節能環保服務業。
例如,要推廣高效鍋爐、高效電動機和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發展蓄熱式燃燒技術裝備,推動半導體照明產業化。
推廣大氣處理、污水處理和垃圾焚燒裝備,攻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并完善相應的數據監測系統。
提升再制造技術,推動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深化廢棄物綜合利用,并推動海水淡化技術創新。
在城鎮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工業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鼓勵發展環保服務總承包和環境治理特許經營模式。
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將達50%
《意見》明確提到,繼續實施并研究調整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推動超高效節能產品市場消費。繼續采取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照明、高效電機等產品;研究完善峰谷電價、季節性電價政策,通過合理價差引導群眾改變生活模式,推動節能產品的應用。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范圍,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60%以上,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出租車、物流車補貼試點。到2015年,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要放開液化石油氣(LPG)市場管控,擴大農村居民使用量。開展 “以舊換再”工作,對交回舊件并購買再制造推廣試點產品的消費者,給予一定比例補貼,近期重點推廣再制造發動機、電動機等。
此外,在政府采購方面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政府普通公務用車要優先采購1.8升(含)以下燃油經濟性達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擇優選用純電動汽車。
節能環保產業將成經濟新支柱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提供技術基礎和裝備保障的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裝備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產品和服務等。
此次《意見》提出的節能環保產業三大主要目標是: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據經濟參考網消息,民生證券認為,節能環保主要涉及大氣治理、固廢處理、污水處理、生態修復以及合同能源服務等子行業或方向。從受益程度和時間來看,大氣治理下半年將迎來一系列政策催化劑,預計下半年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行業排放標準提升、限煤等能源結構調整、汽車尾氣治理等領域會將有進一步政策細則出臺。固廢處理尤其是垃圾焚燒市場空間巨大。保守預計“十二五”垃圾焚燒市場容量近800億元。
據《上海證券時報》消息,業內人士稱,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