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將迎來時隔5年的新一輪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會。根據北京市發改委4月2日公告的兩套階梯價格方案,第一階梯價格分別為每噸4.95元和5元,比目前的每噸4元漲幅在25%左右;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價格均分別為7元和9元。
除了第一階梯價格上的些微區別,兩套方案對第一階梯用水量的劃分也不同,居民年用水量的第一條線分別劃在145噸以下和180噸以下,前者大約涵蓋85%的家庭用戶,后者約為90%。在此基礎上,隨著用水量提升,分別適用第二、第三階梯更高的價格。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初步整理,無論最后使用哪一種水價調整方案,北京都將成為全國居民水價最貴的城市。
2009年,北京市居民水價調整到每噸4元,當時已是全國最高水價。直到2012年,天津居民用水價格上調到每噸4.9元,反超北京。
京城水貴,除了水資源嚴重匱乏,另一個原因則是南水北調今年將引水入京。由于,南水北調來水成本大大高于目前北京居民水價,形成新的漲價壓力。
本次價格聽證會的專家代表、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即使沒有南水北調的水進京,北京居民水價上調的壓力就很大。“這次北京水價調整完成后,基本為使用南水北調的水做平穩過渡。”黃河說。
根據北京發改委提供的居民用水調價依據,目前北京居民用水每噸4元的價格中,含供水價格、排水價格、水資源費分別為1.7元、1.04元、1.26元。但是,目前北京實際供水成本、排水成本為每噸3.06元、1.7元。
北京發改委稱,北京市總的用水成本目前為每噸6.38元,如果考慮供水企業需繳納增值稅等影響,含稅成本為每噸6.59元。
黃河指出,本次居民水價調整后,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案,最后仍低于用水成本,這樣北京市政府仍需要進行補貼。而隨著南水北調等更高成本的水源進京后,可能需要與北京目前的供水進行綜合,整體測算新的成本。
早在2005年,時任水利部副部長的翟浩輝曾透露,2007年南水北調用水將送到北京,屆時水價將提到7元/噸。實際上,南水北調水源進京已經延遲多年。有學者認為,南水北調水源成本已高于7元/噸。
近幾年,北京平均用水總量約36億噸,但年均水資源總量僅21億噸左右,用水缺口主要靠從周邊地區調水和超采地下水來填補,比如北京每年從周邊地區調水3億噸左右。
即便從今年10月開始,南水北調工程調水進京,但是由于北京常住人口持續增長,北京仍缺水嚴重。
一位發改委系統的人士指出,盡管南水北調用水成本比目前北京供水價格要高,但是此次水價調整后,預計短期內不會再上調。
畢竟南水北調只是北京供水來源的一部分,即使需要調價,也可以采用別的辦法,比如只將第三階梯價格上調,或提高工業用水價格,這樣可避免居民用水價格頻繁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