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污水設施建設顯成效 日處理規模達68萬噸
至今,已建設污水管網長度達1150公里,建中途污水提升泵站14座,水環境狀況得到大大改善
洋里污水處理廠效果圖
福州新聞網8月17日訊(記者 陳聰文 文/圖)眾所周知,污水處理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污水管網建設則是城市污水收集和處理的關鍵所在。
記者獲悉,福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都高度重視污水管網的建設工作,至今,我市已先后建成5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可達68萬噸/日,污水處理率達86.3%,現位列我省第二,同時配套的污水管網長度達1150公里,建設中途污水提升泵站14座。
今年上半年,我市通過洋里污水廠及連坂污水處理廠廠外配套管網、城市道路建設、片區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現已建設完成污水管網27.8公里,所有污水泵站均正常運行,累計提升污水約6600萬噸,同時維護污水檢查井約1018座,清疏污水管網約22.4公里,并重點推進光明港泵站、連坂1號泵站的建設工作,同步洋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也已進入收尾階段。通過一系列的治理建設措施,并且采用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讓福州城區的水環境得到較大的改善。
洋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國慶前竣工
屆時污水處理規模可達40萬噸/日
因城市的快速發展,福州前期地下污水管網已無法滿足當今城市的需要。故通過地下污水管網完善性規劃指導我市污水管網改造與建設工作成重中之重,目前該規劃的已形成初步成果。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福州的污水處理規模分布為:洋里污水處理廠40萬噸/日(四期工程正在動建,規模為20萬噸)、金山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連坂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二期工程即將動建,規模為10萬噸)、浮村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祥坂污水處理廠8萬噸/日。目前福州日均處理污水量為68噸,基本具備了市區污水全部處理的能力,但隨著片區的開發及城市的不斷發展,污水處理能力仍需要不斷提高。
為進一步提高福州市污水處理率,適應福州市污水處理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洋里污水處理廠作為我市最大的污水處理廠,首當其沖起到一個示范作用。
據了解,洋里污水處理廠共有四期工程,一二期工程日處理污水量為30萬噸/日,三期為10萬噸/日,四期為20萬噸/日,整個洋里污水處理規模設計可達60萬噸/日。其中,廠區三期工程則是近來福建省及福州市重點工程,項目位于鼓山鎮洋里村,服務范圍為整個江北中心城區的東區和西區,面積約76.1km2。
作為該項目的實施方水環境建設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祥輝告訴記者,該項目總投資約8.4億元(含征地拆遷約5億元)。該項目主體工程于2013年10月27日動工建設,于2014年3月底基本完成通水主要單體的土建部分施工,4月初實現通水試運行,并于7月1日正式投產運行,整體計劃于2014年9月30日前竣工。
洋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施工現場
采用先進污水處理技術
處理后水質還可用于景觀澆灌等
除了大容量的污水處理規模外,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更是一大亮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期工程主體工程基本建設完成,工人們則在工地上來回穿梭,一片忙碌的景象。目前現場正在實施廠區總體道路、雨污水系統、綠化等總平項目。
“洋里污水處理廠設計的污水處理規模是60萬噸/日,必須擁有先進的技術才行,從最初的‘氧化溝’工藝到現在的‘脫氮除磷’工藝再到‘膜生物’工藝處理等,對污水的處理更加先進,不僅效果好而且時間快。等到四期工程竣工后,處理后的水質甚至還可以用來景觀植物灌溉等。”方祥輝說。
據介紹,一二期工程已經投用多年,采用了最初的‘氧化溝’工藝技術,尾水排放標準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而正在進行的三期工程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升級,采用AAO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從外觀上就有很大差別,比如增加了地面的綠化和防臭裝置等,尾水排放標準部分指標還可達一級A排放標準。隨著洋里污水處理廠廠外管網第二干管的建成,以及廠區四期工程建成,整個廠能處理江北片區東片區的污水量,屆時,整個東片區的水環境將得到有力的改善。
污水管網與泵站建設雙管齊下
大大改善江北城區內河水環境
據了解,我市每個五年市政基礎設施計劃編制時,即已統籌考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的污水管網建設工作。比如,今年上半年已建設完成污水管網27.8公里,所有污水泵站均正常運行,同時還重點推進光明港泵站、連坂1號泵站的建設工作。
光明港泵站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污水泵站位于福州市光明港公園內(晉安河與光明港交界處東北角),占地面積2315m2,處理污水規模為20萬m3/(采用3臺一備,流量為4000噸/小時),主要負責國貨西路片區及白馬河以西片區轉輸污水的提升,污水提升后,通過出水壓力管提升至遠洋路d2000污水干管,最終進入洋里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該段管道全長約3千米。
“目前工程正在進行沉井的施工,預計明年年底該泵站及管網將建成完畢,該泵站建成后(20萬噸的處理量相當于4個金山污水處理廠),能減輕祥坂污水處理廠的進水負荷以及白馬路干管的污水容量,同時像上游污水也可從接入新建管網系統,能有效改善白馬河以西片區的水環境狀況。”該負責人說。
此外,記者還獲悉,今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我市將按照該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我市污水管網的建設與管理工作。比如開展污水管網排查工作。通過排查收集污水管網基礎資料,建立數字化信息系統;完善污水支管及接戶管的建設,目前我市污水管網的干管系統已基本形成,將結合片區的開發及道路系統的建設逐步完善污水支管及接戶管的建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