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建議
排污導致水質污染,長期水質污染促使土壤污染。我國的飲用水主要來源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質污染使傳統自來水處理遇到了新的難題,土壤污染導致了農業種植危害。三十年來,環境污染的積累,催生了如今飲用水安全問題和糧食健康問題。
所以,水環境綜合整治刻不容緩。筆者對水環境治理的看法是:政府需保障污水100%納管、嚴格執行排放標準,并鼓勵有條件地區投資建設治理河流污染的工程,以試點實踐找到合理的河流治理方案,通過資金扶持快速發展水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政府主動性,提高水環境綜合治理政府工作透明度,鼓勵環保企業參與。在不改變較大河流的地形地勢的自然法則下,由點到面,逐漸改善地表水水質,相信必有一日,碧水良田再現。
城市水環境治理規劃建議
逐步實現污水納管率100%,推進定期污水納管排查工作,由相關部門負責,以門牌號為單位,根據居住、商業、工廠分類監管,定期檢測排污水質標準。根據排污水質定期分類收取排污費,鼓勵自建污水納管排放設施,補貼優質示范點。
居住:建立居民用水和排污水分開收費設施,促進市民節約用水,二次用水;
商業:必備商業污水處理設施,用水和排污水分開收費。
工業:必備工業污水處理設施,通過排放標準內不同標準排污費差額懲罰環保質量要求較低的企業,獎勵質量優質過關企業;
農村水環境治理規劃建議
加快建設污水排放管網,確保排污和自然水體隔絕,以村莊為單位定期進行水環境評比,建立獎懲機制,水質排名落后并且經檢測不符合水質標準的村莊處以罰款,建立罰沒款項透明管理機制(用于獎金發放),水質排名前列并且經檢測水質標準提高的村莊獲得獎金,建立獎金透明管理機制。同時鼓勵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政府財政補貼建設資金。
對于農村養殖戶,納入污染監管備案,不符合污染排放標準的予以關停,鼓勵養殖戶建設堆肥和沼氣利用設施,經驗收達標的養殖戶可申請政府財政補貼建設資金。
河流治理規劃建議
以鄉鎮、縣、市、省為各級單位,各級單位河流對應各級政府績效。根據鄉鎮—縣—市—省,分別對應農村水環境治理,縣內河流治理,市內河流治理,省內河流治理,建立績效機制,以任期第一年當地水質數據為參照,任期內的水環境月水質在線檢測備案數據作為考評標準,凡水質沒有明顯改善的干部不予提拔升遷。
環保企業市場機制建議:
以鄉鎮、縣、市、省為單位建立“一把手”聯系窗口,由專人負責,建立市場和政府的透明聯系機制。
環保企業向政府聯系提交服務方案,需明確服務區域、同時提交服務方案相關文本資料。
政府“一把手”窗口需于一周內對提交服務方案的環保企業給予意見答復,是否進一步面談,或指出企業服務缺失。
政府給予環保企業提交的服務方案的意見、回復應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依法治水,嚴格執行水環境建設
任何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或處理不達標排放的污水排放行為都是違法行為,任何方案不經過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都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