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根據路透社消息,2013年在電力和公用事業領域兼并和收購達成了398樁交易,金額高達1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2億元)。2014年將有望繼續,去年兼并與收購交易達到3年來最高。
據記者統計,從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10日,公用事業行業的并購為67起,其中有約60起是正在進行中的并購。以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該公用事業行業包括環保、電力、水務、燃氣等。 其中,環保領域交易額最高的為甘肅電投100%收購酒匯風電,金額為6.8億元;其次為東江環保收購綠洲環保60%股權,交易額為3.75億元;再次為眾合機電收購海拓環境100%股權,交易額為2.47億元。 這種并購不僅體現在國內產業鏈之間的并購,跨國并購亦成為一種新的勢頭。今年,首創集團以近50億元收購澳大利亞公司Transpacific Industries Group在新西蘭的污水處理業務,也可謂一時無兩。
而這種趨勢也順應了全球發展潮流,根據路透社消息,2013年在電力和公用事業領域兼并和收購達成了398樁交易,金額高達1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82億元)。2014年將有望繼續,去年兼并與收購交易達到3年來最高。
未來環保企業內生性的并購方向將主要有3個:其一是實力雄厚的平臺型企業將繼續依靠并購做大做強。二是區域性企業通過并購向全國性企業轉變。第三個方向是業務單一的環保企業借助并購,使自身業務多元化,綜合化。
據了解,中國水務市場約2000億元的規模,目前的現狀是水務企業的規模偏小。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威立雅(中國)水處理能力及市場占有率總計僅2.77%,國內龍頭企業首創股份僅2.69%,北控水務僅達到2.57%,中國還沒有一家超過3%。2012年,成立雅環境294.39億歐元,其中水務120.54億歐元,按歐元對人民幣8.08元的匯率計算,營業收入達到974億元左右,按我國最大的水務公司重慶水務的營收接近40億元計算,僅占成立雅水務的4%。
過于分散的市場格局必然要經過并購整合,實際上,十年來水務行業并購也不斷加劇。從并購主體看,具備政府背景、借力資本市場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國有水務企業成為并購主力軍,外資企業在國內的并購步伐明顯放緩。從并購業務范圍看,水務行業并購縱向一體化趨勢明顯,并購業務范圍除傳統的供水、污水處理項目外,逐漸在海水淡化、再生水等環保領域興起,特別是在固廢處理領域的拓展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近一年中,國中水務繼去年12月斥資1200萬美元收購BioKube100%股權后,又于今年2月耗資5649萬元收購Josab44%股權和認股權證,今年8月又斥資400萬元收購石門供水80%股權。首創股份,今年4月以5562萬元收購首創環境49%股權后,又于5月斥資1.02億元收購臨沂港華公司51%股權和梁山海源公司100%股權。今年8月又以2.74億元收購首創水務4.72%股權。
9月15日晚,瀚藍環境發布公告,其并購創冠中國的事項已經取得了商務部的批文。這意味著瀚藍環境斥資收購創冠中國100%股權及燃氣發展30%股權的事項將進入證監會的最后審核環節。如收購成功,瀚藍環境未來固廢處理能力將由1500噸/日升至7700噸/日,規劃垃圾處理能力由3000噸/日升至14350噸/日,覆蓋區域由佛山市南海區迅速擴展至福建、湖北、貴州、河北、遼寧等地,“南海模式”異地復制可期。
(中國環境產業網綜合理財周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