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國家隊”的引領作用——訪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10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我國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采訪。彈指二十年,如今環科園已成為我國環保企業最集中、產品最齊全、技術最密集的產業集聚區,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性影響力的環保產業高地和環保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說起環科園轉型發展帶來的變化,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如數家珍:環科園已形成了1700多家環保企業、3000多家環保配套企業的環保產業集群,形成了以環保工程承包為龍頭,以環保設備制造為重點,以原輔材料及零部件配套為支撐的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物流倉儲、銷售服務、管理運行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產業支撐體系,造就了10萬環保產業從業人員。其中,水處理占到70%,水處理設備的自我配套率高達98%,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環保產品年銷售規模超500億元。
那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宜興環科園是如何來放大環保產業先發優勢、搶占核心技術和人才制高點、提升產業整體核心競爭力、發揮好“國家隊”的引領作用?
“幾年來,我們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為契機,圍繞‘做大產業、提升競爭力’的總要求,突出問題導向,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創新為核心,以新型工業化、‘兩化融合’為主線,加強政策創新與機制創新,積極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系統集成和總承包實力雄厚的環保領軍型企業,建設一批支撐產業技術創新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動作高效的環保生產配套體系與技術服務體系,形成了獨特的產業發展新優勢。”朱旭峰說。
調整優化:改變“小馬拉大車”窘況
記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紀70年代,宜興就較早涉足環保產業,并在90年代初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了環保科技工業園,這是當時設在縣級市的唯一以環保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
然而,在朱旭峰看來,環保產業不同于常規的傳統制造業,它的終極業態是環境服務業。盡管宜興有著40年的產業積淀、20年的園區發展,贏得了環保產業先發優勢,但整體存在產業布局不合理、低小散、競爭力不足等瓶頸,必須要突出問題導向,通過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強化產業發展支撐功能,推動產業在更高平臺做優做強。
朱旭峰告訴記者,宜興環科園著眼于成為環保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先進制造與環境服務業基地的目標,從2011以來,科學調整優化環科園空間部署,通過對原來分散的環保生產基地實施托管統籌,面積擴展到212平方公里,形成包括核心區、新街街道、高塍鎮“一園三區”產業發展新格局。
緊接,實施“高舉高打、重構發展”戰略,重新編制環科園總體發展規劃,以高端定位布局一流產業。核心A區主要突出“優”,實施騰籠換鳥,提升內質,做強高端承載,優化城市形象;新街B區主要突出“控”,涵養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控制項目開發,作為未來發展的預留區;高塍C區主要突出“拓”,拓展有形空間,變為有用空間,重點布局大環保、大節能主題的重大項目、園中園項目,形成大產業集群,打造一個全域性的節能環保產業公園。
同時,圍繞強化產業發展支撐功能承,園區投資建設環保科技大廈、科技孵化園、國際環保展示中心、人才培訓基地、人才公寓、大學科技園等六大功能性載體;重點建設宜興環保科技創業中心、卓易軟件園等4家國家與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吸引了200多家中小型高新企業入駐孵化。
新建成總面積13萬平方米的宜興國際環保城,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國際最大的環保裝備和產品的集散交易中心,國內外近千家環保企業入駐交易,并成功舉辦了4屆環保產品和技術裝備交易會。
“科學調整優化,不僅改變過去‘小馬拉大車’的窘況,更是奠定了產業轉型升級的空間框架基礎。”朱旭峰說。
整合資源:打造提供綜合服務“環境醫院”
朱旭峰認為,環保產業是公認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生存環境、環境保護的意識和期望越來越強,尤其是生態環境的“倒逼”,以及在各級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國內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相應環保產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對于宜興環科園來說,所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發展中國家環保產業市場巨大,商機無限。但是做環保光有技術、光有產品,光靠一個環保集團是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的,它需要經驗的積累和產業的積淀,要成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動作高效的環保生產配套體系與技術市場服務體系。我們作為‘國家隊’,理所應當擔負起引領作用,不僅要提供好的產品、好的解決方案,更要致力于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朱旭峰說。
正是有著如此的意識,處在轉型提升的關鍵時期的宜興環科園,搶抓當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新機遇,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前期查找影響環保產業提質的癥結,理清了產業躍升的目標路徑。
去年來,宜興環科園按照搭建高端平臺、促進高位發展的思路,他們積極整合資源,全力打造提供綜合服務“環境醫院”,在開放合作的高端平臺上,支持企業努力開拓專業市場和總包市場,推動宜興環保產業做強做大,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
朱旭峰介紹,宜興環科園管委會優選首批20家當地骨干企業,組建了宜興環保產業集團,通過聯合抱團,以集團為平臺、資本為紐帶、資質為支撐,打造資質齊全、實力雄厚、能征善戰的環保產業集團,同時加快吸收其他一批本地優質企業加盟,以領航全市乃至全國環保產業轉型升級。
朱旭峰還透露,宜興環科園緊緊圍繞加快“環境醫院”建設,啟動了國家環保裝備檢驗檢測中心、環保物聯網中心、2011協同創新中心、中宜環保學院等一批高端配套平臺建設,環保論壇會展中心、青梅園環保谷等一批功能性載體也正在規劃建設中。
今天,一個以集團為載體綜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環境醫院”在宜興環科園應運而生。目前,環科園利用產業技術上的優勢,組織一批優質企業共同承擔區域總包、流域治理等一些大工程,成為環保問題系統方案的解決者。同時,將在哈爾濱、伊犁等多個城市,著手組建“環境醫院”分院,把環保專業市場拓展得更寬更廣,努力在全國獲得更多的總包市場。
(《科技日報》10月21日 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閔德強)
(《科技日報》10月21日 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閔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