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與污泥能否聯合處理?
本報記者周迎久 冀東發展集團旗下的河北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經過數年攻關,探索出一個新的聯合處理生活垃圾及污泥的技術路線,并成功進行整套設備的制造,為水泥企業向環保轉型探索出一條新路。
冀東發展集團副總經理、項目發明人陳鷹介紹說,此項工藝是在吸收發達國家水泥窯處置廢棄物成功經驗基礎上自主研發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已經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工藝利用水泥回轉窯生產同時處理生活垃圾與污泥,具有流程簡單、處理方法簡便、投資少、運行成本低的特點。
據了解,這一工藝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處理生活垃圾所產生的污水:一是采用常規污水處理方法,處理后中水符合國家標準;二是將反復循環使用后的污水由石灰吸收,將其作為制造水泥的原料。全部生活垃圾以及污水污泥都可成為制造水泥的燃料、原料。
據陳鷹介紹,垃圾和污泥中的重金屬在回轉窯1450℃以上高溫狀態下,可以生成金屬氧化物,并固結在水泥熟料中,而水泥水化后可在強堿環境中穩定存在,不會形成游離離子析出。因此,用垃圾制造的水泥符合相應國家產品標準。而且,水泥窯中高溫及堿性氣氛同時破壞了二惡英生成的條件,使得廢氣排放符合相關標準。
記者在冀東唐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與污泥項目現場看到,垃圾運到工廠后,不用分類直接破碎,利用水選工藝將垃圾分成漂浮物、沉淀物,分別脫水后進入水泥回轉窯制造水泥。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過濾干化后也被送進水泥回轉窯。項目自去年4月投入試生產,目前運轉正常,日處理生活垃圾150噸、含水98%的污泥100噸。
陳鷹還告訴記者,這項技術不僅可以處理新鮮垃圾,還可以處理已填埋的陳舊垃圾。采用這項技術,一條日處理500噸生活垃圾、150噸污泥的處理設施的投資約為8000萬元人民幣,這是國內同類項目投資金額的1/3。
據了解 ,項目于2013年4月建成投入試生產,經過1年的試驗和改進,已達到設計預期的能力并正常運轉。根據測算,項目運營成本很低,每噸生活垃圾處理費僅為150元,每噸污泥處理費為200元。在目前的基礎上,企業進一步深化設計方案,已完成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上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日處理污泥300噸的工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