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1932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用于公園湖泊觀賞用水,1947年為公園湖泊和灌溉供水達每日4.34萬立方米,占公園園藝總需水量的1/40。1961年美國加州桑提鎮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在錫卡莫爾河谷區建造了5個人工湖泊。這之后,桑提地區采取污水回用措施,從用于自然風景的觀賞湖泊,到野餐劃船等娛樂性湖泊,從養殖季節性的游戲式的釣魚,到養殖允許食用的釣魚,直至1965年6月發展到在湖泊的最上游建立了游泳區。2000年,加利福尼亞州的污水回用量為8.64億立方米。
佛羅里達州根據其城市用水集中的特點,提出的基本模式是非飲用水回用,大規模施行雙管供水系統,以自來水40%左右的價格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供給高爾夫球場,用于城市綠化,作為建筑物、住宅區的中水管道用水。而得克薩斯州則根據自己用水的傳統和水文地質特點,采取“間接回用”的模式,大規模進行再生水的地下回灌。
日本
日本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雜用、工業、農業灌溉等,管理制度非常嚴格。日本的再生水回灌主要通過河道補給地下水等進行。近年來又開發出一種地下毛細管滲濾系統,滲漏回灌補充地下水。大部分地區利用再生水進行“清流復活”,而水環境的修復和保護是回用的重點。
日本東京市將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后,再輸送到河流上游,作為城市河道景觀用水。東京都江東地區工業用水管道利用三河島污水處理廠、沙町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深度處理混凝、沉淀、砂濾等工藝,作為冷卻水。大阪目前運轉的12個污水處理廠中,有5個主要用于改善污水處理廠附近居民休閑場所的水環境,其中中濱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處理出水用于大阪市護城河的維持用水,同時為水鳥繁殖提供了場所。平野污水處理廠向沒有固定水源的市內河流今川、駒川、細江川提供經過深度處理的維持用水。
以色列
以色列是全世界再生水利用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幾乎所有家庭都具備了自來水和再生水的雙管供水系統。以色列從1972年就開始規模化污水再利用,目前,再生水已成為其重要的農業水資源,全國1/3的農業灌溉使用城市再生水,農業灌溉用量占其污水處理總量的46%,且這一比重還在不斷增加。為便于污水的農業利用,以色列將全國按自然流域劃分為7個大的區域,每個區域內都按污水產生量制定了利用計劃,一些地區幾乎所有的污水都得到處理和利用。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后回用農業的安全性問題,以色列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進行嚴格控制,對重污染企業的廢水進行分類管理,達標后才能進入污水處理廠。同時,對農作物灌溉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