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2日召開的清水縣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了2015年縣政府在承辦好省市政府為民實事的同時,重點圍繞“六小民生實事”和“十三大惠民工程”,著力辦好涉及投資12.29億元的十大民生工程。這十大民生工程分別是:
1.實施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3億元,啟動縣城供水改擴建工程,全力解決縣城季節性缺水問題;投資1642萬元,建成黃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黃門、新城2鄉8村10074人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
2.實施道路通暢工程。投資1億元,建成行政村通暢工程200公里,實現白沙、永清、紅堡、黃門、郭川、金集、王河7鄉鎮行政村道路全通暢,遠門新石等12鄉鎮29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水泥路全通暢;投資3327.35萬元,實施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86個,硬化村組巷道114公里28.5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38盞,新建鄉村小廣場8處;投資2838.9萬元,啟動一級客運汽車站建設;投資464.8萬元,建成李溝至蔡灣2.49公里三級公路。
3.實施城鄉安居工程。投資2.5億元,完成1009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公租房424套,棚戶區改造585套;投資4709萬元,建成易地搬遷和災后重建1177戶;投資2375萬元,完成2000戶農村危舊房改造。
4.實施扶弱助困工程。投資830萬元,建成縣老年養護院;投資400萬元,建成縣殘疾人托養中心;投資130萬元,建成縣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籌資97萬元,改善代課教師待遇,提高工資標準,達到全省最低工資標準1200元,妥善解決代課教師離崗后生活安置問題。
5.實施陽光沐浴工程。投資600萬元,為永清等5鄉鎮200戶貧困戶建設3KW分布式光伏發電站200個;投資138萬元,為600戶農村危舊房改造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600臺;投資35萬元,為175戶退耕還林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75臺。
6.實施政府溫暖工程。投資3000萬元,為全縣69所鄉鎮中學、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配建取暖設施,解決師生取暖不安全問題;投資200萬元,為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配建取暖設施,暫不具備條件的安裝空調,解決鄉鎮衛生院病人冬季取暖問題。
7.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投資8800萬元,實施薄弱學校改造、教師周轉宿舍等新建項目48個,消除D級危房2.07萬平方米;投資3900萬元,啟動建設充國小學,解決城區小學大班額的問題;投資1350萬元,建成縣第四幼兒園,投資1300萬元,采取民建公辦的形式,新建南環路第五幼兒園,緩解幼兒入園難問題。
8.實施衛生健康工程。投資2.5億元,實施縣人民醫院整體遷建項目,完成門診樓、住院樓主體工程;投資160萬元,實現國家免疫規劃內11種疫苗免費接種全覆蓋;投資150萬元,為全縣城鄉27146名65歲以上老人開展免費體檢1次;投資60萬元,實現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參合農村居民在縣、鄉醫療機構正常分娩、剖宮產新農合全額報銷;啟動實施城鄉居民大額醫療保險工作;農村重大疾病病種報銷由31種擴大到50種,新農合報銷上限額度達到16.1萬元,城鎮職工大額醫療保險最高報銷26萬元。
9.實施文體促進工程。投資2500萬元,啟動建設縣城全民健身訓練館;投資200萬元,建設村級電影放映點79個,每村每周至少放映兩場電影;投資60萬元,建成“一村一場”農民健身工程20個;投資43.2萬元,開展送戲下鄉300場、文藝演出100場。
10.實施城鎮建設提升工程。投資2480萬元,建設紅堡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投資2200萬元,完成火車站廣場及環路建設工程;投資1800萬元,啟動實施城區生活垃圾收運工程;投資1316萬元,完成迎賓大道建設工程;投資420萬元,完成西華路、上邽大道、溫泉大道、祝英臺大道路燈安裝工程;投資420萬元,硬化城區小巷道56條2.2萬平方米,配套安裝太陽能路燈200盞;投資280萬元,建成南環路西干河橋工程;投資900萬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利用三年時間,扶持遠門、新城兩鄉小城鎮、交通道路、特色產業、新農村及社會事業發展。(通訊員 樊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