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和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大幕拉開。隨著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特許經營法等法規的制定與實施,地方水司長期以來基于供排水設施的地域限制而形成自然壟斷、政企不分的局面必將打破。”興業證券環境與公用事業融資部總經理匡志偉在2015(第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指出,新三板是資本市場近年來最大的一個政策紅利。隨著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相關部門政策的陸續推出,以及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新三板市場的崛起必將為地方水司“混改”提供良好的平臺。
圖為:興業證券環境與公用事業融資部總經理 匡志偉
國有水司引入社會資本存障礙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的關注不斷升溫,計劃色彩濃重的行業管理體制、過于功利的投資理念以及金融機構簡單粗放的風控標準,使環境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境遇頗為尷尬。
對于絕大多數地方水司來說,重資產、低盈利是其固有特點。根據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水司合理收益率水平一般在6%左右,但事實上能夠達到該盈利水平的已屬鳳毛麟角。此外,水司資產由于長期沉淀,其評估價值較賬面價值普遍大幅溢價。資產的盈利能力與其評估價格嚴重背離,成為國有水司引入社會資本的普遍障礙。
新三板市場可推動水司加速發展
新三板是資本市場近年來最大的一個政策紅利。為了支持新三板的發展,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相關部門也陸續推出一些優惠政策,助力地方水司的轉型。
匡志偉指出,相比其他上市方式,新三板門檻較低(具體參見附表)。新三板的掛牌條件遠低于IPO,融資方式靈活,不受行政審核限制,水務企業只要厘清資產權屬,實現政企脫鉤,或可在新三板上市的目標。
通過新三板上市,建立良性的可持續的投融資循環,全方位提升融資能力,并可以加大投資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股權融資能力,形成良性融資循環。
最后,匡志偉表示,資本市場的信息公開,營造利于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進一步規范運作,改善運營效率,加速實現與地方民間資本的權益融合,營造“人水和諧”的良好氛圍,全面推動水司的可持續發展。
附:多形式企業上市條件需求對比
【第一現場】匡志偉:新三板市場助力地方水司“混改”
時間:2015-03-30 09:24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