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成都水展:太和水“中國原創,世界首創”
2015中國成都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簡稱成都水展,CDWE2015)將于4月9-11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分設污水處理、末端凈水、膜技術、泵閥管道四大專題,全面呈現工業、市政、商用、民用領域水技術及設備。上海太和水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攜帶最新技術及產品參會,并參與技術研討會,介紹中國原創,世界首創水生態修復技術背后的故事。
上海太和水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專注于水體生態修復與水污染治理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業務涵蓋市政河道、湖泊治理,國家重點園林景觀水體治理,房地產景觀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水體治理,中水深度凈化治理等領域。其研發的“食藻蟲引導水下生態修復技術”為中國原創、世界首創,行業內唯一獲得美國發明專利的高科技成果。從根本上解決了“治標不治本”、“治理遺留反變二次污染”的問題。
目前,太和水承擔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點項目,如:云南省滇池國家水專項、江蘇省太湖水專項、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太湖水專項、北京圓明園、上海世博后灘、上海青草沙水庫等,并先后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3次、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2次及“美國年度最高設計獎——綜合景觀設計杰出獎”等榮譽。
太和水擁有以下專利核心技術:
1.食藻蟲技術(此技術已獲得美國和中國發明專利)
食藻蟲是一種經馴化改良的可控藍藻的大型枝角類浮游動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經過我司近10年針對性的馴化改良,相對于自然種,食藻蟲:1)大型化,一般在4-6mm之間;2)抗藍藻毒素能力增強;3)野外穩定性增強。因此,食藻蟲能以水體中團塊狀的藍綠藻、有機顆粒、菌類等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其每天可吞食數十倍自身體積的藻類和有機顆粒。
2. 沉水植物優選和改良技術
培育改良的耐寒型、耐污型、耐鹽型、耐溫型、四季常綠型等沉水植物種類,適用于我國各種水體。如太和水改良的四季常綠型苦草,不開花、不結籽,矮型、耐低溫、四季常綠;其根莖葉發達、光合作用強,可產生大量的原生氧,能夠高效吸收、轉化氮磷等營養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