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工作推進會在同濟舉行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發表時間:01/29/2015
為推動清潔水協同中心2015年的工作順利開展,1月25日,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推進會在同濟大學舉行。我校黨委書記楊賢金出席會議并致辭。參加本次會議的有南京大學張全興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孟偉院士、宜興環保科技園管委會朱旭峰主任,以及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河海大學、宜興環保科技園、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單位的二十余位代表,以及我校科研院副院長李光明、環境學院院長戴曉虎、副院長尹大強等十余位老師。會議由環境學院副院長楊殿海主持。
戴曉虎院長代表清潔水協同中心牽頭單位同濟大學就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總體工作思路、中心創新方向與任務設置的優化調整、具體工作計劃等向與會人員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并對認定申報工作的背景和工作方案進行了介紹。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宜興環保科技園以及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各位代表對中心工作進行深入地討論和交流,相信通過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河海大學等協同單位資源的深度融合,集聚各類型創新要素,廣泛吸納其他資源的支持和投入,形成集聚效應。面向國家水安全問題的重大需求,成為推進相關產業行業發展的發動機。
本次推進會對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總結,并對2015年的工作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詳細計劃,將有力地推進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和認定申報工作。
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于2012年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組建,聯合了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等10所環保領域內的優勢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已經過兩年的精心培育運行,主要圍繞水污染控制與治理領域內的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國家戰略展開深度協同。2014年,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十六字方針”、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即將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國家關于水污染治理的全新戰略思路,經中心管理委員會討論并經協同中心理事會批準,中心名稱由“水污染控制先進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變更為“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由南京大學變更為同濟大學,由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教授擔任管理委員會主任,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機構進行了相應調整。
目前,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已整合了“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國家環保高新技術開發區和3個國家科技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集聚了一大批院士、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等環境領域高端人才,并進一步整合了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可持續發展學院、土木、生物、化學、規劃等優勢學科資源,具備了國內領先的實力。
戴曉虎院長代表清潔水協同中心牽頭單位同濟大學就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總體工作思路、中心創新方向與任務設置的優化調整、具體工作計劃等向與會人員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并對認定申報工作的背景和工作方案進行了介紹。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宜興環保科技園以及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各位代表對中心工作進行深入地討論和交流,相信通過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河海大學等協同單位資源的深度融合,集聚各類型創新要素,廣泛吸納其他資源的支持和投入,形成集聚效應。面向國家水安全問題的重大需求,成為推進相關產業行業發展的發動機。
本次推進會對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總結,并對2015年的工作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詳細計劃,將有力地推進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和認定申報工作。
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于2012年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組建,聯合了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等10所環保領域內的優勢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已經過兩年的精心培育運行,主要圍繞水污染控制與治理領域內的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國家戰略展開深度協同。2014年,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十六字方針”、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即將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國家關于水污染治理的全新戰略思路,經中心管理委員會討論并經協同中心理事會批準,中心名稱由“水污染控制先進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變更為“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由南京大學變更為同濟大學,由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教授擔任管理委員會主任,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機構進行了相應調整。
目前,清潔水協同創新中心已整合了“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工程中心、1個國家環保高新技術開發區和3個國家科技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集聚了一大批院士、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等環境領域高端人才,并進一步整合了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可持續發展學院、土木、生物、化學、規劃等優勢學科資源,具備了國內領先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