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將創建海綿城市,促保生態文明。為此,要做好更多地下空間。這是上海市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副區長陳鳴波近日在上海臨港滴水湖畔舉行的2015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上透露的。
據悉,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臨港有區位條件的優勢,空氣好,環境好。臨港還有豐富的生態資源:6000畝的森林公園以及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我們要嵌入式地、保護式地進行發展,用好這個湖。” 陳鳴波介紹說,臨港還要以智慧城市為目標,打造低碳宜居的未來之城,這其中包括低碳的建筑設計。為此,今年6月100多家小微型的英國低碳方面的企業有望進駐臨港。此外,臨港還要加強低碳智能交通的建設。陳鳴波坦言:臨港的開發節奏會把握好,不會大提速。
據悉,臨港地區是上海市重點發展的六大功能區之一,位于上海市東南角,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國際樞紐港,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具備得天獨厚的碼頭資源,位于長江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兩大國家經濟戰略發展帶交匯處。
目前,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上海市臨港管委會已分別與歐洲發展機構協會(EURADA)、中國歐盟商會(EUCCC)、歐中可持續發展城市化示范中心(EUSUP)共同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共同推進臨港建設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
上海臨港將建海綿城市 加強與歐洲合作
時間:2015-05-14 14:43
來源:上青網
作者: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