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山市城市污泥集中處置項目
昆山是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年GDP總量超過2000億元,連續多年被國家統計局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目前,昆山市污泥產生量每年已達10萬噸以上。本項目由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昆山新昆熱電有限公司建設的集中處置示范點。
項目基本情況:
◆ 污泥處理量:300噸/天
◆ 污泥來源:各污水處理廠綜合污泥
◆ 處理工藝:深度脫水+資源利用(發電供熱)
◆ 投運時間:2011年10月
◆ 綜合效益:含水率為80%的污泥減量率95%,年節約標煤45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萬噸
(二)吳淞江污水廠污泥脫水系統項目
吳淞江污水廠是昆山高新區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採采用帶式壓濾機,日處理量5萬噸.可將沉淀池污泥(含水率95%)脫水至含水率80%,脫水后每天約產生污泥40噸。
采用綠威的深度脫水工藝進行改造后,一次性將含水率95%的污泥脫水至含水率55%以下.和原工藝相比,污泥量減少50%以上.脫水后乾泥供應給熱電廠焚燒發電,實現資源化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投運時間:2013年3月

(三)南京市城東污水廠污泥處置項目
南京城東污水廠日處理污水30萬噸,日產含水率60%污泥100噸。含水率80%污泥經深度脫水含水率降至60%后,運至南京中聯水泥進行協同處置,實現資源化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投運時間:2013年6月
(四) 南京市化工園熱電污泥處置項目
本項目將生活污水廠和工業企業產生的污泥(含水率80%或60%)用專用汽車運至南京化學工業園熱電有限公司計量后,先卸入污泥接收倉儲存,再通過給料機進入自動混合機(含水率60%的污泥需先經污泥破碎機破碎),按一定比例與燃煤充分混合后,送入鍋爐進行焚燒處置,焚燒后的灰渣可進行綜合利用。一期建設規模為日處置含水率80%的污泥150噸(兼具處置含水率60%的污泥)。
投運時間:2014年10月
(五)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污水深度脫水處理系統”承包運營項目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7萬噸,日產含水率80%的污泥約60噸左右,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上海松江污水廠的污泥處理系統(深度脫水系統),經濃縮和深度脫水后,直接將污泥沉淀池含水率98.5%降低至60%以下。
投運時間:2014年10月
(六)山東沾化污泥處理中心項目
由江蘇綠威控股的沾化尼克----沾化尼克環保處理的污泥暫存于廠區內的養護場和污泥存放車間,待沾化城北工業園污泥焚燒集中供熱建設項目建成后進爐焚燒。目前尼克每天接收并簡單處理污泥150噸左右,預計兩年內可達到500噸/日的規模。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城市綜合污泥處理處置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企業。
◆強大的技術研發支持
公司聯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年來一直從事能源環保領域研究的強大的技術團隊,引進了世界發達國家先進的污泥處理技術,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在污泥處置技術先進性、實用性和穩定性等方面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豐富的行業經驗
公司在市政污泥處理、一般工業污泥(印染、紡織、造紙等)處理方面擁有多年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針對不同的污泥特性提供具有最佳經濟效益的污泥處置和綜合利用方案.
◆完善的專業服務
公司擁有建設污泥處置項目所需的項目規劃、工程設計、設備成套、施工建設、運行與管理、技術咨詢等專業團隊,為項目提供全套的專業服務.
◆綠威愿景
以戰略創新為先導,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不斷研究、開發、推廣最先進、最實用的污泥處置路徑及技術,身體力行,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環境保護做貢獻.

綠威可根據不同客戶的目標和需求,提供多種商業運作和合作模式:
BOT——特許經營
和一般公用污水處理廠一樣,地方政府可通過契約形式授權綠威對區域內污水廠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置。綠威將負責污泥處置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綠威通過收取污泥處置費(財政支付)回收建設和運營成本。
EPC+C——總承包+托管運營
綠威為污泥產生企業提供綠威深度脫水系統的規劃設計、設備采購、工程建設、運行調試等服務,系統建成后由綠威托管運營(也可移交業主運營)。綠威對工程的質量、造價及運營效益等全面負責,業主僅需向綠威支付一定的技術服務費。
EMC——合同能源管理
綠威可以和熱電廠、水泥廠合作建設污泥集中處置項目,實現污泥的“一條龍”處置,項目運營獲得的污泥處置費用和資源利用收益由合作雙方共享。
其它:合同環境服務等方式。 其它:合同環境服務等方式。
經營團隊
薛龍國: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隋恒睿: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向前: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李卉: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王建波: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
翁祖增: 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研發團隊
李順誠: 美國加州柏克萊環境博士。現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可持續城市建設研發中心主任(深圳)、臭味污染試驗室主任等職務。
姚維新: 高級工程師。現擔任上海交大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設計師。
陳澤智: 現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系教授、博導,江蘇省生物質能源低碳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何相助: 教授,高級工程師。
申哲民: 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翁祖增: 博士。現任江蘇綠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