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場調控室的展示桌上,擺著一瓶清澈透明的水。這瓶水可有點來頭,它的前身其實是垃圾滲濾液。技術人員用垃圾滲濾液凈化處理系統,讓原本黑褐色的“原液”經過一系列處理,變成了眼前這瓶干凈無味的液體。
據了解,這套垃圾滲濾液凈化處理系統于去年7月開始試運行,去年10月正式通過驗收。至今該系統已平穩運行五個多月,日處理垃圾滲濾液340噸,處理后的清水水質已達到國家最高標準,其中COD濃度僅為20mg/L至30mg/L。
出水水質多項指標高于國家標準
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椒江所有生活垃圾的終點站。
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再混著垃圾層、覆土層中的物質,就形成了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
椒江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張明介紹,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于2009年開工建設,2011年7月正式開始運行。
工程采用兩級A/O生物法處理工藝,處理后的出水指標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COD濃度為1000mg/L以下。污水隨后被排入城市污水管網,由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
2011年開始,《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開始實施,其中規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所有滲濾液處理廠出水需達到表二標準,即國家最高標準。所以,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場原有的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工藝,已不能達到新處理排放標準。椒江區隨后啟動處理廠工藝提標改造工程,即在原有的滲濾液設施上采用EPC模式。
張明說:“這種處理工藝經過超濾、納濾、反滲透等一系列工序,出水水質多項指標比國家規定標準還要高,COD能達到20mg/L至30mg/L,遠低于國家規定的100mg/L。”
處理設施加裝除臭裝置
3月5日,記者走進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廠區內大面積的草坪和綠樹,還有被雨水浸潤的泥土香,讓人一時無法把這和垃圾場聯系在一起。
滲濾液處理廠就位于填埋庫區南側,只見廠區內有巨大的沉淀池、處理車間和調度室。
張明說,從填埋區流出來的滲濾液會經過調節池、初級沉淀池,再進行兩級A/O、超濾、納濾、反滲透等處理,最后成為清水直排九塘河。
張明說,滲濾液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惡臭氣體,“為消除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椒江隨后又啟動了覆膜、滲濾液處理池加工工程。密閉后的惡臭氣體通過不銹鋼吸氣管輸送到生物濾池除臭裝置進行處理。”
現在,處理后的氣體已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標準規定的排放指標。
浙江椒江: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 讓污水變清澈
時間:2015-05-15 14:54
來源:中國清潔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