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區目前已建成東區污水處理廠、西區污水處理廠兩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9萬噸/日。
汕尾日報訊 (記者 鄧幗梅)“十二五”以來,市區不斷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市區目前已建成東區污水處理廠、西區污水處理廠兩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9萬噸/日。
東區污水處理廠位于城區東涌鹽田五坨(四清圍)的香湖路邊,規劃服務范圍為汕尾大道以東約10平方公里,包括老城區香洲的部分區域及新納入規劃區的東涌鎮大部分區域,服務人口約15萬人。項目設計規模8萬m3/d,分兩期建設,一期為4萬m3/d,配套截污管網7公里。廠區占地面積6.75 萬m2,一期為3.7萬m2。處理工藝為省廣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A/O微曝氧化溝工藝,污水消毒采用紫外線消毒,污泥處理采用機械濃縮脫水工藝。出水水質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與《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嚴者。項目于2009年5月開工建設,2012年11月1日開始進入商業運行。該污水廠投入運行以來,污水處理負荷逐年提高,目前日處理水量已超過4萬噸,實現滿負荷運轉;主要污染物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做到穩定達標排放。
西區污水處理廠位于城區汕馬路霞洋村靠海地段,總規模50000m3/d,占地面積50000m2,配套截污管網4公里,規劃服務范圍為汕尾大道以西約14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5萬人。采用A/A/O微曝氧化溝工藝,污水消毒采用紫外線消毒,污泥處理采用機械濃縮脫水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該項目于2005年11月開始動工建設,2007年底基本建成,2009年4月開始正式運行。2011年1月1日以TOT方式移交給廣東省廣業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主要污染物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目前日處理水量約3萬噸,做到了穩定達標排放。
兩個污水處理廠的建成運行,為我市水污染物減排做出了貢獻。按照國家環保部污染減排核定結果,東區污水處理廠共減排COD896噸、氨氮140噸,其中2013年分別減排697噸、108噸,2014年分別減排199噸、32噸。西區污水處理廠共減排COD1847噸,其中2009年1228噸、2010年619噸。
(原標題:市區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汕尾市區東西區污水處理廠均建成 日均處理污水可達9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