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公眾宣傳教育和公眾意見咨詢是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進一步宣傳海綿城市理念,了解遂寧市民對海綿城市建設的認知及訴求,明確海綿城市建設中公眾最為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遂寧市城鄉規劃管理局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于9-11月在遂寧市開展了海綿城市建設問卷調查,廣泛征求市民對海綿城市建設的看法和建議,作為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參考。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內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序幕已經拉開。根據《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計劃(2015-2017)》,遂寧市2015年要完成31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目前31個項目已全部啟動,整個中心城區的《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也在加緊編制。通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調查問卷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在做好公眾宣傳教育和公眾意見咨詢工作的同時,有利于對后續工作進行指導和優化,將公眾關心和關注的內容及時納入規劃之中,提出更符合市民意愿、更具針對性和更具遂寧市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策略與方案。
遂寧海綿,公眾支招——國內首份海綿城市建設公眾調查新鮮出爐!ppt版 | |
|
調查研究小結
公眾宣傳教育和公眾意見咨詢是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進一步宣傳海綿城市理念,了解遂寧市民對海綿城市建設的認知及訴求,明確海綿城市建設中公眾最為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項目組于9-11月在遂寧市開展了海綿城市建設問卷調查,作為遂寧市海綿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參考,并希望對其他城市有借鑒意義。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內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序幕已經拉開。根據《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實施計劃(2015-2017)》,遂寧市2015年要完成31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目前31個項目已全部啟動,整個中心城區的《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也在加緊編制。通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調查問卷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在做好公眾宣傳教育和公眾意見咨詢工作的同時,有利于對后續工作進行指導和優化,將公眾關心和關注的內容及時納入規劃之中,提出更符合市民意愿、更具針對性和更具遂寧市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策略與方案。
1、問卷設計及數據采集
問卷共設計了30個問題,全部為單選或復選形式,內容涵蓋填表人信息、城建現狀評價以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水生態領域共計六個方面。
問卷調查范圍覆蓋了遂寧市老城區、河東新區、國開西寧片區、國開南強片區、物流港和安居區,實際回收問卷277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有效問卷率96%。
2、問卷結果統計分析
(1)填表人信息
填表人年齡20歲以下、 20-40歲、40-60歲和60歲以上的分別占有效問卷的11%、47%、35%和7%;職業為機關事業、企業單位員工的占52%,個體經營、農民、學生和其他職業者占48%;家庭居住地在老城區、河東新區、國開西寧片區、國開南強片區、物流港、安居區的分別為63%、17%、6%、7%、5%和2%。
調查樣本在各年齡層、各職業人群和不同片區的分布比較均衡,代表性較好。
(2)城建現狀評價
在“您知道海綿城市是什么嗎”問題中,9%的受訪者表示比較了解、26%的受訪者表示大概了解、31%的受訪者完全沒聽過、另有34%的受訪者表示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海綿城市。
在“您(之前)知道遂寧市成為全國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嗎”問題中,55%的受訪者知道遂寧市成為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
在“遂寧市在涉水方面最大的優勢”的問題中,51%的受訪者選擇了“水生態良好,濱河有多處濕地公園,景觀優越,且有足夠的親水空間”、21%的受訪者認為是“水環境質量良好,水面清澈”、16%的受訪者選擇“防洪、排水排澇設施較完善,無重大安全隱患”,另有11%的人認為“水資源豐富,生產生活用水有充足保障”是最大優勢。
在“您所在的小區存在哪些排水問題”中,29%的受訪者遇到“屋頂漏水問題”、35%的受訪者選擇“內澇積水問題”、19%的人選擇了“降雨期間污水管道外溢問題”,同時有16%的人認為沒問題。
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您最關注下面哪一類項目”的問題中,選擇建筑小區、公園濕地、市政道路、排水設施、生態修復和供水保障的受訪者分別為19%、25%、21%、21%、9%和6%。
城建現狀方面的公眾調查結果可以歸納為:公眾普遍了解遂寧市成為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普遍認為“水生態良好、有多處濕地公園”是本市涉水方面的最大優勢,普遍關心小區存在的內澇積水、屋頂漏水問題;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公園濕地、市政道路、排水設施和建筑小區類項目最受關注。
(3)水資源問題
在“您覺得遂寧市缺不缺水”問題中,18%的人認為比較缺水、39%的人認為一般缺水、36%的人認為不缺水、7%的人不清楚遂寧市是否缺水。
問及“您平時會不會注意節約用水”時,12%的受訪者表示“不會注意節水”、20%的受訪者表示“對是否節水并沒關注”,68%的受訪者則表示“在平時會注意節約用水”。
在“您知道遂寧市飲用水源是哪里”的問題中,75%的受訪者知道本市飲用水源為渠河,僅有25%的受訪者不清楚這一問題。
當被問及“您認為渠河作為飲用水源是否安全”時,42%的人認為安全、40%的認為不安全、另有18%的認為難以判斷是否安全。
在“您能夠接受的節水措施”的調查中, 34%的人可以接受“實施階梯式水價制度、多用水多交錢”,29%的人接受“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節水馬桶、節水龍頭等)”,37%的人則選擇“雨水用于小區綠化、水景、洗車等雜用水”。
在“如果城區設有雨水(收集利用)洗車點,您會去洗車嗎”的問題中,12%的受訪者選擇“肯定不會”、38%的受訪者選擇“可能會”、38%的受訪者選擇“肯定會”、12%的人不能肯定是否會去洗車。
在“對再生水用于家庭沖廁的看法”中,70%的人認為“可以接受”、 22%的人保持中立、僅有8%的人“不接受”。
綜合水資源方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過半的受訪者認為遂寧市缺水,68%的人生活中會注意節水;絕大部分的受訪者知道渠河是飲用水源、但40%的人認為渠河作為飲用水源不夠安全;階梯水價、使用節水器具、雨水回用在受訪者中被廣泛接受;雨水回用洗車、再生水沖廁獲得了廣泛支持。
(4)水環境問題
在“您對遂寧市河湖水系水環境總體情況是否滿意”的問題中,57%的人“比較滿意”、30%的人“一般滿意”、13%的人“不太滿意”。
在“你認為影響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中,22%的人選擇了“人們隨意將生活垃圾投入河中,部分市民渠河垂釣、洗衣”、28%的受訪者認為是“部分區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進入河中”、23%的人認為是“部分企業將工廠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中”、19%的人選擇“周邊地區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影響”,另有8%的人認為是“農業污水的排放”。
在“您是否見過向雨水口丟棄垃圾或傾倒污水的現象”調查中,29%的人“經常見到”、50%的人“偶爾見到”,另有21%的人“沒見到”。
在“您覺得遂寧市哪條河湖水系水環境質量相對最差”的問題中,涪江、渠河、明月河、開善河、聯盟河和瓊江的得票率分別為13%、17%、18%、23%、20%和9%。
在問及“您覺得城市雨水徑流有污染嗎”時,32%的受訪者認為“污染比較嚴重”、52%的人“不知道”,另有16%的人認為“沒有污染”。
綜合水環境方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受訪者對遂寧市水環境總體情況“比較滿意”或“一般滿意”;與中心城區關系密切的河流中,開善河被認為水質最差,其次為聯盟河、明月河;“生活污水、工廠污水、生活垃圾和水系周邊生態破壞”被認為是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向雨水口丟棄垃圾或傾倒污水的現象”的現象比較常見,多數受訪者尚不了解雨水徑流污染。
(5)水安全問題
在“出現較大降雨時,遂寧市內澇積水現象”的調查中,53%的受訪者選擇“經常發生”、42%的受訪者選擇“偶爾發生”,僅有5%的受訪者選擇“幾乎沒有”。
在“積水最嚴重區域”的調查中,60%的受訪者選擇了老城區、12%的受訪者選擇了河東新區,選擇國開西寧片區、國開南強片區、物流港、安居區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4%、19%、3%、2%。
在“地塊內(小區、單位等)積水問題最主要原因”的調查中,36%的人選擇了“排水管網能力低,亟需改造”、31%的受訪者選擇了“維護管理落后,疏通清淤不及時”、選擇“相關部門對小區內澇問題重視不足,投資不足”、“地勢較低,周邊雨水都匯流過來”和“外圍河道漲水”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18%、12%和3%。
在問及“防洪堤壩的建設形式”時,24%的人認為“只要保證安全,滿足防洪功能就行了,建設單一的防洪堤無所謂”,而76%的人則認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好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綠地、景觀等”。
綜合水安全方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出現較大降雨時城區經常發生內澇,老城區內澇最嚴重;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排水管網能力不足、維護管理不及時是內澇的主要原因;在防洪堤建設形式方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好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綠地、景觀等”的方式獲得大多數受訪者的支持。
(6)水生態問題
在“小區內的雨水快排/利用”問題中,25%的受訪者支持“盡量在小區內就地入滲”、49%的人支持“盡量在小區內收集利用”、25%的人則認為應“盡快排走”。
在問及“您對市區河岸及周邊環境是否滿意”時,37%的人認為“比較滿意”、53%的人認為“一般滿意”,僅有10%的人選擇“不太滿意”。
在“對河道堤岸采取水泥硬化(‘三面光’)的看法”中,36%的受訪者支持、30%的受訪者反對、33%的人則認為無所謂。
在“您認為最適合在小區內使用的海綿城市建設措施”問題中,31%的人選擇了“透水路面(透水磚、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等)”、26%的人選擇了“下沉式綠地(路邊綠地低于路面5-10公分)”、16%的人認為是“水景”,另有14%和13%的人認為是“雨水收集捅”和“綠色屋頂(在屋頂種植花草)”。
在問及“海綿城市改造的施工過程可能會對您的生活產生一定影響,您是否能夠接受”時,10%的受訪者選擇“不能接受”、22%的人“不確定可否接受”、13%的人選擇“無所謂”、56%的人受訪者則是“理解并支持”。
在“對于建筑小區的海綿城市改造,您更傾向于采取的方式”中,23%的人要求“影響越小越好”、14%的人選擇“無所謂”、64%的人則任為“可以將危舊房屋改造、綠化景觀、排水設施、道路改善與海綿城市改造同步進行”。
綜合水生態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受訪者支持雨水在小區內就地下滲和利用,其中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支持透水路面和下沉式綠地的方式;受訪者中大多數對河岸及周邊環境表示滿意,其中有30%的人反對“三面光”河道;大部分受訪者理解并支持海綿改造工程,并普遍認為可將危舊改、綠化、排水改造和道路工程與海綿工程同步進行。
3、小結
總體評價:公眾對海綿城市建設的認知度較高,普遍持支持、理解的態度。
城建現狀方面:“水生態良好”是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突出優勢,城區內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水環境方面:城市水環境整體滿意度較高,開善河、聯盟河、明月河是應重點整治的河道。
水資源方面:市民節水意識較強,階梯水價、雨水回用等節水策略被廣泛接受,非傳統水資源潛在用戶較廣。
水安全方面:老城區內澇問題受到普遍關注,提高排水管網能力、加強維護管理是主要解決策略。
水生態方面:市民普遍接受小區內雨水就地下滲和回用,支持海綿城市工程與危舊改、綠化、排水、道路等工程相結合,有利于將海綿城市融入地塊開發管控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