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興,體現的是面朝大海的開放胸襟。海洋,承載著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未來,特別是對青島而言,承擔國家使命當仁不讓。
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走向深遠海,這是我國的迫切需求。黨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
開發利用海洋,海洋科技必須先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以打造海洋科技戰略高地高度重視。自2011年青島市委、市政府主動承擔國家歷史使命,圍繞助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率先做出全力打造“中國藍色硅谷”、建設藍色經濟領軍城市的戰略部署以來,藍色硅谷在奮力踐行著打造海洋科技新城的目標。
3年以來,這片依山面海的秀麗山水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隨著一個個項目的拔地而起,藍色硅谷的科技聚集效應逐漸凸顯,知名度日益提高,宜居宜業新城區正在展現形象。
海內外知名度逐漸提升
青島作為全國著名的海洋科學城,海洋科研實力居全國首位,集聚了實力雄厚的海洋科研機構和人才資源。海洋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國內領先,多個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在全國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國內領先的海洋科技與人才優勢,使得青島完全可以依托科研優勢,建設我國的海洋科技戰略高地——藍色硅谷。
從全國范圍來看,以海洋為主題的經濟園區確實不少,但是從定位與發展狀況來看,其海洋經濟的優勢與特點并不突出和明顯。而青島藍色硅谷是目前全國第一家定位于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的特色園區,是以開發和保護海洋為目的,科研、教育和居住相對集中的區域,是以海洋為研究對象的高知識性、高集群性、專業型科技中心。其意義在于:通過加快海洋科技研發,提高國家海洋技術水平,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增強國家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加速引進資金、人才、信息和技術,將藍色硅谷打造成為青島乃至中國的藍色之核、智慧中樞;形成良好的海洋研發產業體系,發展一批高級海洋研發人才,形成宜居宜業的軟硬件環境。因此,打造藍色硅谷,對增強青島海洋科技的核心地位、建設藍色經濟領軍城市,提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水平,引領全國海洋科技與高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2012年9月,“青島藍色硅谷”被正式寫入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2015年)》,《規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青島藍色硅谷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標志著藍色硅谷上升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2013年12月,科技部下發通知,明確提出支持藍色硅谷開展國家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先行先試,對海洋科技研發、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海洋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2014年9月,藍色硅谷核心區通過國家海洋局的專家評審,成為全國第五家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與前面幾個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專注于海洋生物育種與養殖、海洋生物制品等領域不同,藍色硅谷堅持錯位發展原則,定位于打造國家海洋高技術集聚區,將更有利于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促進海洋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定位于世界級海洋科技研發聚集區的藍色硅谷的影響力已經不限于國內,國際上的影響已經開始慢慢凸顯。目前,藍色硅谷已經納入“東亞海計劃(PEMSEA)”第四期項目,并被定義為“東亞海地區藍色技術平臺”。東亞海環境管理伙伴關系組織(簡稱“東亞海計劃”)是由全球環境基金(GEF)資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實施、聯合國項目服務辦公室(UNOPS)執行的東亞地區海洋合作計劃的國際組織,旨在通過政府間、機構間、部門間的伙伴關系,保護生命支持系統和促進海洋和海岸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綜合管理。參與國為東亞海地區的中、日、韓、朝鮮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柬埔寨、越南和東帝汶等國家。
科研高端要素加速集聚
世界七大海洋科研機構之一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世界第五個國家深海基地等代表國內海洋科技前沿的一批高端要素陸續進駐。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作為全國唯一的海洋類實驗室,承擔著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職能,目前獲得科技部批復正式掛牌,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中船重工集團等十余家國內高端涉海機構與企業紛紛加盟;陳宜瑜、楊士莪、焦念志院士等近十名國內知名海洋領軍人才,船舶與海洋工程、高端儀器設備、生物制品等領域20余個海洋創新團隊已協商團隊入駐事宜;由國內30多所著名涉海機構發起的中國未來海洋聯合會計劃近期入駐;聯絡國際六大海洋研究中心協商合作事宜,與伍茲霍爾、斯克利普斯等國際知名海洋機構共同在青簽署《未來海洋青島共識》;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林間高級研究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丁抗教授等國際知名海洋科學家加入和支持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
2012年7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使得我國深淺技術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國家深海基地,作為我國大型深海裝備業務化運行的支撐基地和世界第5個深海技術裝備支撐基地,同時也是“蛟龍”號母港,落戶藍色硅谷不僅能吸引高端人才,還能在世界尖端技術“爭霸戰”中搶占先機,引領深海產業發展。
天津大學在青島成立海洋工程研究院,12個由院士、千人、長江杰青等領軍人才領銜的專業化研究所將入駐藍色硅谷。研究院總體目標是打造海洋科技領域國際一流的科技平臺,依托海洋工程裝備、海水綜合利用、海洋通信、海洋能源系統等12個方向,融合科研基地、重大項目、科技人才和技術轉移四大要素,實現研究院的服務國家海洋戰略、服務青島海洋經濟發展功能。
其中海洋電力新能源所,目前全國80%電網規劃項目應用了他們的技術;海洋石油高端裝備所,該團隊承擔過亞洲最大海上平臺深圳荔灣項目中心平臺的稱重;海洋信息所,該團隊針對海外對我國長距離海洋通信的技術封鎖,開展海洋通信設備及系統的開發;海島綠色供能所,該團隊致力于解決無人島嶼上的能量供給問題;海洋生物材料所,該團隊以海洋藻類、貝類為原料,制備人工骨骼,預計3-5年內打破歐美企業對高端醫療產品的壟斷;海洋可再生能源所,該團隊的風電復合筒形基礎施工速度是傳統技術的5-10倍,安裝成本降低30-50%,將在青島建設第二個產業化基地。
利用海水表層和底層的溫度差形成的熱力循環系統發電。因幾乎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可獲得淡水,因而有可能成為解決全球變暖和缺水這些21世紀最大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溫差能發電”項目,使中國成世界第三個獨立掌握溫差能發電技術國家,技術上達到了國際最領先水平,數家國際一流企業有意就研發成果合作。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是目前公認的地球上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我國計劃2015年實施海域“可燃冰”鉆探工程,2017年首次試開采“可燃冰”。
國土資源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模擬實驗室和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利用實驗室,作為國內權威的天然氣水合物模擬試驗中心,它的“絕活”就是檢測鉆探樣品是否為“可燃冰”并確定其分子結構,并解決“可燃冰”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和相關理論。?它在藍色硅谷核心區的建設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可燃冰”研究領域的整體實力,為躋身國際“可燃冰”研究先進行列爭取話語權。
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作為國內唯一海洋設備檢測平臺,先后與代表著我國交、直流輸變電裝備技術的能力和水平的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世界上最具實力的海洋工程結構設計公司之一的迪瑪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引進國內外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力、海洋新材料等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與國內外著名的科研、高校、檢測權威機構的合作,為海洋設備企業、相關組織等機構培養人才。
澳華智能機器人項目,從事全自動智能型機器人與低空飛行器的研發與生產,用于近海灘涂監測、預警,建立海洋災害預警和公共服務平臺。研發團隊40余人,包括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等。其中領軍人于長斌教授是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
截至目前,核心區累計引進120余個、各類涉藍人才3.4萬人,其中碩士或副高以上高端人才1.2萬人,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300余人,人才高地聚集效應充分顯現。
宜居宜業之城顯現
作為一種現代化交通系統,青島藍色硅谷城際軌道交通的建設,將極大加強藍色硅谷核心區與青島市東岸城區之間的聯系,放大藍色硅谷核心區和青島的同城效應,承接青島全方位輻射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開工建設的18條道路,通過同步實施道路綠化、市政管網配套等工程,不僅為藍色硅谷核心區內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還將加快各個重點項目的施工建設,鋪設出更加完善的交通網絡。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青島19中、山大附屬中學的加快推進,不僅為藍色硅谷帶來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實現教學成果轉化,使大批高質量、有潛力的項目得以在核心區內進行孵化,增強藍色硅谷的創新孵化能力。
以溫泉河、南泊河為依托的景觀整治工程,通過規劃運動休閑區、濱河綠廊區、濕地體驗區、養生康體區、慢行道、自行車道等區域,將其打造成濱水旅游風光帶、都市休閑慢生活帶、人類宜居的生態綠帶。同時開辟兩萬平方米人文歷史休閑場所以及1.5萬平方米休閑餐飲街區和500平方米酒吧茶吧街區等,真正滿足核心區內的居民、專家、工作人員在內的休閑文化生活。
2013年,人才公寓開始全面開工建設,2014年,新開工建設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的專家公寓,加快推進總投資30億元、總建筑面積56.7萬平方米的山大教職工宿舍……一系列的規劃建設,為核心區的人才引進提供保障、創造條件。
2016年,一條輕軌飛架青島主城區和藍色硅谷,拓展了青島人的生活和工作空間。山東大學正式招生,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為青島的經濟發展輸送大批的人才。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啟用,實現大量的海洋科技成果的青島夢。蛟龍號的入住,讓青島這個海洋科學城更添一份榮耀!青島藍色中心為標志的藍色硅谷CBD中央商務區成為青島市東海岸的商務中心!未來一個宜居宜業的新城區將以其鮮明的海洋科技研發特色向世界宣明青島的新的城市名片!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