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證券[-1.17% 資金 研報]2月5日發布環保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預計行業2015年業績增速超30%,增速超過20%的占比為67.7%。我們統計了行業31家上市公司,全年預告凈利潤(扣除盛運環保非經常性損益6.2億)合計為47.45-57.78億(中值52.62億),去年同期扣非后為38.79億,計算出行業業績同比增長22.32%-52.1%(中值為35.65%)。具體來看,33家公司中,28家實現同比實現正增長(2014年為24家),21家環保公司增速超過20%(這里取中值,2014年為15家),占比達到67.7%。
微觀來看,業績增速相比去年全面提升,但依然低于前期樂觀預期。我們將31家公司業績增速進行排序,分為3組,每組10家公司,對比發現今年小組增速要明顯好于去年,但虧損面也較突出,其中國中水務[1.19% 資金 研報]虧損173%,主要是出售天地人股權投資損失,發行短融券的利息支出及政府罰款,為非經常性損益,津膜科技[0.18% 資金 研報]虧損40%主要是公司向工程轉型導致前期支出增加及期間費用增加所致。預期對比來看,我們將預告凈利潤中值與wind一致估計進行對比發現有25家公司業績低于預期,反映出市場預期與實際情況存在差距,這也與PPP執行比例較低有一定關系。
分板塊來看,大氣、污水及監測板塊漲幅居前。我們通過對比今年及去年的業績增速反應行業景氣度,可以看出大氣、污水及監測板塊相對去年均實現更高增速,對應的節能板塊下降幅度明顯。
固廢板塊:15年板塊實現業績15.86-18.65億,考慮到盛運環保業績中有6.2億來自參股公司重組收益,剔除后業績為9.46-12.45億,增幅2.24%-37.47%,中值增幅22%,去年34%(此處剔除中國天楹)。主要原因在于垃圾焚燒市場擴容進入穩定期,增速下降,另外,危廢等新領域將于“十三五”期間延續高景氣度,東江環保[0.79% 資金 研報]業績增速提升即是佐證。
大氣板塊:15年板塊實現業績5.97-7.11億,增幅35%-61%,中值增幅48%,去年30%。主要原因在于超凈排放推進速度超預期,最佳受益標的清新環保業績增速更是到90%。根據《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至2020年間,再次新增改造空間273-546億,除此之外,VOCs防治市場將逐步開啟,VOCs防治市場空間在600-1800億。
污水處理板塊:15年板塊實現業績20.03-23.87億,增幅29%-54%,中值增幅42%,去年13%。在整個板塊業績中,碧水源[0.40% 資金 研報]占比達到65%,今年碧水源業績增速在40%-70%,帶動整個板塊的上漲,碧水源業績的高增長符合市場預期,主要是在手訂單超百億,接下來幾年預計將保持高速增長。碧水源的成功也反映出“水十條”+PPP模式的成功。目前,PPP落地的比例仍不高,隨著模式逐步理順及政企磨合,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污水治理板塊企業將繼續釋放業績。
監測板塊:15年板塊實現業績6.61-7.77億,增幅25%-47%,中值增幅36%,去年23%。業績主要由聚光科技[0.52% 資金 研報]、雪迪龍[0.66% 資金 研報]及先河環保[1.81% 資金 研報]貢獻,聚光科技今年業績增速20%-50%,扣非后業績增速在62%-100%,主要是與收購標的簽訂業績對賭協議支付價款所致。雪迪龍業績增長主要來自CEMS銷售,而先河環保今年業績主要來自科迪隆和廣西先得并表收益,未來將受益雄縣VOCs訂單。綜合來看,監測板塊是環保領域彈性最大的板塊,目前,這三家主要發展路徑均體現為“內涵”+“外延”的結合。“內涵”除了傳統的監測設備銷售,現在開始向末端治理市場拓展,“外延”體現的是不斷收購兼并,延伸自身產業鏈。今年,監測領域發生了些變化,政策上是事權上收,事件上智慧環保建設及PM2.5監測及VOCs監測,預計“十三五”期間,監測領域將持續受益。
節能板塊:15年板塊實現業績6.29-7.68億,增幅16%-41%,中值增幅28%,去年95%。該板塊業績增速全面下滑,神霧環保業績提升只要是收購資產并表所致,未來看待在神霧集團資產注入。節能板塊未來大發展概率較低,主要關注轉型及收購。
風險提示:PPP項目風險,系統性風險
環保行業15業績快報綜述:業績全面加速增長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