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市場,其面臨的獨特挑戰亦激勵我們不斷創新,” 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事業部全球總裁史納赫•迪賽先生表示,“為了支持中國的可持續化進程,陶氏與合作伙伴緊密合作,提供最優解決方案來幫助本地用戶實現節能減排、提高運行效率、符合監管要求。我們此次推出的這五項新技術都是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專門研發設計的。”
據了解,陶氏擁有業內最全面的可持續性凈化與分離技術產品組合,能夠在近零排放工藝的多個環節提供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高達95%的廢水回收率,而成本則遠遠低于零排放工藝所需的成本。全新推出的陶氏富耐™反滲透膜產品線,憑借陶氏FILMTEC™技術,具有行業領先的可靠性、抗污染性、卓越的清潔效果和穩定耐用的膜材料,可為那些尋求更穩定運行、降低用水成本、減少運行費用或想逐步實現近零排放的工廠提供可信賴的選擇。
在服務家庭用戶方面,新一代陶氏AQUALAST™ 1812節水型家用反滲透膜元件,相較于傳統反滲透膜元件而言,能夠為家庭用戶節省多達67%的用水量,大幅降低水費并幫助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另三款新品——新型特種弱酸離子交換樹脂、陶氏FILQUEST™大流量濾芯產品和超高壓反滲透膜技術也首次在本次水展亮相。
此外,陶氏也一直致力于中國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在展臺開幕儀式上,陶氏同時向七位第三方的業界專家授予聘書,邀請他們今后在“陶氏水處理學院”主持講座,通過向從業人員介紹最新行業趨勢,傳授專業技術和工程技能知識,分享最佳行業應用案例,更好地支持中國水處理行業以及從業人員的可持續發展。
陶氏(NYSE: DOW)通過材料、聚合物、化學和生物科學,來推動創新和創造價值,全力解決當今世界的諸多挑戰,如滿足清潔水的需求、實現清潔能源的生產和節約、提高農作物產量等。陶氏以其一體化、市場驅動型、行業領先的特種化學、高新材料、農業科學和塑料等業務,為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種類繁多的產品及服務,應用于包裝、電子產品、水處理、涂料和農業等高速發展的市場。
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業務部作為分離與凈化領域可持續發展技術的領導者,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更高的效率,同時引領著可持續發展的水處理技術的研發,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水資源和能源需求。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業務部提供種類齊全的離子交換樹脂(IER)、反滲透膜(RO)、超濾膜(UF)、精密顆粒過濾器,以及電除鹽(EDI)產品,在包括工業及市政用水、工業流程、制藥、電力、家居飲用水和廢水處理及再利用等在內的各主要應用領域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
由國際水協會(IWA)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六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水大會及展覽”于2015年9月20-23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設主題論壇和分會場論壇,同期舉辦相關展覽。大會吸引了近千名國際和國內的代表參加。
國際水協亞太水大會現場
在亞太水大會期間,由國家環境保護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主辦、工業水處理雜志社等機構協辦的“工業廢水零排放實踐與展望高端論壇”9月22日在201A和201B會議室隆重舉行,來自國家和各省主管水資源、環境保護、發展建設、節能減排等領導,長期耕耘在工業廢水零排放前沿的各機構及行業領先企業的高層次科研人員、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和園區主管領導和專家共有200多位代表出席了該論壇。
工業廢水零排放實踐與展望高端論壇現場
此次論壇由侯立安院士、國家發改委環資司楊尚寶處長、國家環境保護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曾凡付主任分別主持。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到會致辭,對工業廢水零排放實踐與展望高端論壇給予高度肯定;王浩院士、中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何祚云副總經理、曾凡付主任、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劉媛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降林華主任、陶氏化學薛家慧總監、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拓北建設公司張濤總經理、蘭州交通大學張國珍副校長、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軍副研究員、新疆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景永峰總工程師、威立雅公司馮金海總監、北京沃特爾水處理技術股份公司研究院翁曉敏院長等人做了專題報告,圍繞“根治水污染、健康水環境”的論壇主題,從政策頂層設計、水資源和工業廢水狀況、創新產品和技術、工程實施案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一致認為,必須著眼于生態與行業未來,展現超前的思想,系統籌劃,創新產品和技術,實施高污染廢水零排放勢在必行,徹底根治水污染,造福廣大公眾健康,重現大自然天藍水清的美景,使人與自然長久和諧共處。
部分嘉賓觀點分享:
王浩院士:中國水污染治理的挑戰與對策
系統分析了當前中國面臨的水污染形勢、中國水污染問題傳統解決方案的不足和中國水污染問題的復雜性,并提出解決中國水污染問題的策略,必須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模式,策略包括:1)基于流域水循環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建立環境倒逼機制; 2)建立城市全過程污染防控模式,降低對流域水循環的干擾;3)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加大超標懲罰力度;4)城市污水處理廠向分散化、小型化轉移;5)關注非常規污染物;6)加強突發性水污染的預警與應急能力;7)建設城市生態文明。從而達到降低水污染風險、確保水環境安全、建設嶄新的生態文明的目的。
曾凡付主任:中國高污染廢水零排放理論與實踐
從五個方面闡釋了中國高污染廢水零排放理論與實踐。第一、中國高污染廢水零排放事關生態環境未來:1. 水資源短缺;2. 水污染嚴重;3. 高污染廢水為水污染之源 ;4. 高污染廢水零排放——開發水資源,根治水污染。第二、德藍股份長期耕耘于高污染廢水零排放事業,是中國高污染廢水零排放的領導品牌,實施水處理一站式的系統服務,經長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實踐,已對煤化工、印染、工業園區、脫硫廢水等高污染廢水成功實施了零排放工程實例。第三、高污染廢水零排放存在的問題與科學應對;1. 思維方式局限與轉變;2. 技術瓶頸與創新;3. 成本束縛與資源開發;4. 政策設計與政策保障。第四、高污染廢水零排放需要創新思維與創新產品:1. 資源化思維;2. 全工藝鏈的思維;3. 材料、產品創新無處不在;4. 技術創新、集成創新;第五、根治水污染——需要目標一致精誠合作;1.水——關系共同的命運;2. 根治水污染是系統工程;3. 高污染廢水零排放——捍衛人類共同的家園。
何祚云副總經理:煤化工的本質環保與治標
論述了煤化工與煤發電的環境與生態,認為煤先氣化后利用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最優選擇,煤制天然氣是煤清潔轉化中實現資源經濟化的最佳途徑;合適的氣化工藝是“本”,煤氣化廢水處理與近零排放是“標”,煤化工比發電更加清潔環保,煤化工的清潔環保“本”在氣化工藝選擇,尤其是合適固定床氣化的選擇,煤化工氣化廢水處理技術成熟,近零排放已經成熟。
景永峰總工程師:煤化工“魯奇”氣化工藝廢水處理解決方案
以“魯奇爐”為代表的固定床碎煤加壓氣化技術為例,就該工藝產生的廢水的特點、常規解決方案中存在的預處理重視程度不夠、氨酚回收工藝經濟穩定運行差、深度處理工藝不完善、濃鹽水蒸發過程除硬不徹底等進行了分析,提出:利用創新技術及多種組合工藝,進行全流程工藝設計成為實現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的處理方案,通過廢水處理技術的合理組合應用,最終使廢水達到零排放。
降林華主任:鋅電解流程重金屬水污染物源削減成套技術及裝備
對電解鋅行業產生的重金屬廢水的危害和處理,從6個方面包括技術背景和總體性能指標、工藝流程設計、工藝參數研究、核心技術研發、示范工程和重大成果及產業化推進等進行分析,從開發清潔生產技術,提升企業裝備水平和現代化水平,通過研發和實踐,形成了鋅電解流程重金屬水污染物源削減成套技術及裝備,從根本上解決電解鋅重金屬廢水的污染問題。
薛家慧總監:陶氏創新技術在高含鹽廢水減量及零排放上的應用
作為全球化工50強排名第二的陶氏化學公司,在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中擁有完整水處理技術能力和產品,陶氏創新技術及產品—可為高鹽、高污染廢水的減量處理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分析了影響反滲透(RO)膜系統提高系統回收率的制約及影響因素,包括:無機結垢、硅結垢、有機物污染和生物污染等,對現有的零排放(ZLD)思路:采用RO技術逐級濃縮直至蒸發、高回收率RO系統到零排放系統(ZLD)工藝選型、新型軟化技術-納濾(NF)膜軟化技術、高回收率廢水回用RO系統的常見工藝、典型RO膜法除鹽及濃縮示意圖、專利的離子交換軟化+高PH 運行反滲透工藝、非專利的離子交換軟化+反滲透工藝等技術和案例進行介紹。
張濤總經理:石河子印染基地廢水處理零排放-踐行“環保優先 生態立區”
在新疆印染紡織服裝產業戰略布局中,石河子開發區是最重要的其中一環,廢水處理設施的提前投放是保障印染項目順利投產的必要條件。為促進印染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穩定發展,石河子開發區在已建成的2萬噸污水處理回用項目的基礎上終將規模達到日處理5萬噸。對印染廢水的特點、廢水處理回用和零排放的必要性、項目選址、工藝技術方案的比選、項目實施所采用的工藝技術和關鍵點、投資和運行情況進行了介紹。作為全國第一個實現印染廢水處理零排放的示范工程,其意義非常重大。
張國珍副校長:TNT廢水處理實踐與應用
TNT廢水成分復雜, TNT為致毒、致癌、致突變物質,人體攝入 1~2 g 就可導致死亡。針對TNT廢水處理從廢水危害、廢水來源、廢水水質情況、處理方法和典型工藝、銷毀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技術經濟分析等6個方面進行介紹,經研發和實踐,最終提供了一套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指標先進、運行可靠的報廢彈藥銷毀TNT廢水處理系統,包括自主研發的物理沉淀、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TNT廢水處理集成技術及成套處理設備,徹底解決了長期制約我軍彈藥銷毀領域TNT廢水處理技術難題。TNT處理成套設備在濟南軍區、新疆軍區等銷毀站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