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宗旨 繼往開來 譜寫學會新篇章—郭允沖理事長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九屆一次常務理事會上的講話
|
來源: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
|
 |
|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選舉產生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理事會。
回首八屆理事會,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協、民政部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以譚慶璉同志為理事長的八屆理事會領導下,在八屆理事的辛勤工作、會員的積極參與和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學會宗旨,充分發揮專家優勢,發揮團結和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政府部門的參謀助手,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通過學術交流、課題研究、表彰獎勵、國際交流、舉薦人才、編輯出版、培訓宣傳等方式大力推動我國土木工程建設,為促進土木工程科技創新、提高我國土木工程整體技術與管理水平、培養土木工程建設人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912年,為凝聚和團結廣大工程師群策群力、精誠合作,推動工程科技發展,詹天佑先生創立了“中華工程師學會”,這就是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的前身,其宗旨為“統一工程、營造規定、正則制度……”,“日新工程學術,力求自辟新途,不至囿于成法”;“發達工程事業,俾得利用厚生,增進社會幸福,擺脫貧窮與落后”。
學會成立伊始就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出版刊物,鼓勵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設立科技獎勵,并為國家建設提供建議,同時還培育了一大批工程師,成為我國早期工程建設的骨干力量。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以茅以升、李國豪理事長為代表的歷屆學會領導團結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繼承和弘揚詹天佑先生愛國、創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探索、銳意創新,勇攀科技高峰,使我國土木工程科技發展整體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有些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十二五”時期,《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描繪了我國到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工程建設領域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廣大工程科技人員要繼續弘揚詹天佑先生無私奉獻、殫精竭慮、不懈奮斗、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奮發圖強、開拓創新,大力加強工程科技研究,為不斷掌握工程科技核心技術,不斷提高我國工程科技領域的競爭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工程科技強國而努力奮斗!
各位理事:
新一屆理事會要秉承詹天佑先生創立的學會宗旨,學習借鑒歷屆理事會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開創學會工作的新局面。九屆理事會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緊緊圍繞土木工程科技創新,積極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科技獎勵、國際交流、編輯出版、學會自身建設等活動,努力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土木工程科技知識的傳播、普及、提高和創新,促進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促進我國土木工程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下面,我對九屆理事會的工作提幾點建議,供大家討論:
一、積極推動土木工程建設的科技創新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轉變、由單純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向可持續發展轉變。九屆理事會的工作要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建設中心,服務大局,把科技創新作為促進土木工程領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著力點,以提升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共性技術和重點培育發展的前沿關鍵技術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著力推進創新能力建設。各專業分會及專業委員會、地方學會都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大力開展以提升創新能力為導向的學術活動,不斷總結提煉,為行業發展提出技術政策咨詢建議。鼓勵一線工程科技工作者廣泛開展層次不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術交流活動,活躍學術氛圍,為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激發大家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熱情。特別是要在公共交通、防災減災、隧道與地下工程、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安全等方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要繼續堅持倡導“公交優先”理念,促進城市大容量快速交通事業發展。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經是影響、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九屆理事會要繼續推動我國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在內的城市公共交通技術的進步與管理創新,促進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在內的公共交通技術與管理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積極開展城市巴士快速交通(BRT)、城市軌道交通等方面的學術活動,交流城市公交建設和運營管理中的經驗,促進提高城市公交出行比例;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的課題研究,探討適合我國城市發展特點的公交建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借鑒、吸收國際先進的城市公交建設與管理的技術和經驗,全面提高我國公共交通建設與管理能力和水平,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要繼續開展防災減災方面的學術活動,促進防災減災技術水平的提高。由于各種原因,近年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比較多,對城鄉建設帶來很大影響。要圍繞工程防震、防火、防風、防洪等方面防災減災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富有成效的學術交流;開展相關的創新技術研究,促進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加強防災減災科技管理方面的制度研究,完善我國防災減災管理體系,全面提高建設工程及城鄉的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要繼續大力促進隧道及地下工程技術進步,提高地下空間有序開發、建設和綜合管理水平。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擴大,大城市的地上空間資源越來越緊缺,有序、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圍繞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與管理的創新和前沿發展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重視開展隧道及地下空間利用的基礎理論研究,提高地下工程建設的基礎理論水平;探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交流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全面提升隧道及地下空間利用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要繼續促進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我國建筑節能科技水平。當前,建筑能耗已接近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近三成,大力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是在土木工程領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要圍繞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與節能改造、新建建筑節能創新、可再生能源應用、農村建筑節能、墻材革新等建筑節能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建筑節能技術的自主創新與發展,促進建筑節能成熟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我國建筑節能科技水平。
要繼續促進我國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質量是工程建設的核心,是工程的生命,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學會要充分發揮廣大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的作用,充分發揮專家優勢,號召廣大土木工程建設者以對黨、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扎實做好工程質量安全工作。要通過在勘察設計技術與管理、施工監理技術與管理等方面開展系列學術活動,大力促進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促進工程建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要開展工程建設風險管理方面的創新研究,提高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促進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整體水平的提升。要以工程全壽命周期理念為指導,將工程質量安全落實在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維護全過程中,努力建造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的建筑精品。要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與應用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二、積極推動土木工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要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發揮發現、培養、舉薦、表彰、宣傳土木工程優秀科技人才的作用,完善土木工程科技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營造土木工程科技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要更加注重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培訓造就工程建設領域高素質、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學會的學術活動要成為老中青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紐帶和橋梁,不僅要凝聚土木工程優秀科技人才,還要維護學術自由與倡導求實、求真精神,鼓勵創新、鼓勵冒尖,從而發現人才,培育后備人才。學術活動要為年輕科技工作者快速成長鋪路搭橋,促進他們的成長。
要加強與土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教學的合作與交流,培養、造就一大批優秀工程師后備人才。要通過行業科技培訓,不斷更新工程科技人員的專業知識,拓展技能,大力促進青年土木工程技術人才,特別是工程一線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
學會要繼續通過向有關部門以及有關國際學術組織積極推薦各類人才。通過院士推評、國家科技獎項推評、優秀科技工作者推評、創新群體推評、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推評、光華科技獎項推評等,發現、舉薦和培養優秀人才,激發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
三、積極做好科技獎勵工作
科技獎勵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健全和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和方法,繼續發揮科技獎勵的引領作用和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推動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就是以獎勵工程技術創新、引領土木工程行業發展方向為宗旨的一個獎項,從設獎以來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質量第一、少而精”的原則。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詹天佑獎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我國土木工程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獎項。詹天佑獎切合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要求,注重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導向和促進作用,堅持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在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熱情與創造活力、推動土木工程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方
|
郭允沖,男,漢族,1953年1月生,江蘇啟東人,1981年12月入黨,1973年7月參加工作,蘭州鐵道學院運輸系運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工程師。
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
履歷
1973.07——1978.03 江蘇省啟東縣建筑站工人;
1978.03——1982.01 蘭州鐵道學院運輸系運輸專業學生;
1982.01——1995.06 鐵道部計劃統計局干部、助理工程師、副處長、工程師, 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二局干部、三組二秘(副處級)、三組一秘(正處級)兼副處長、三組組長;
1995.06——1995.07 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二局助理政務專員(副局級);
1995.07——1999.06 國務院辦公廳副局級秘書;
1999.06——2002.07 國務院辦公廳正局級秘書;
2002.07——2007.04 沈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2007.04——2008.03 中央紀委駐信息產業部紀檢組組長、部黨組成員。
2008.03——2009.05 中央紀委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紀檢組組長、部黨組成員。
2009.05——2013.07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
郭允沖等出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迎來百年華誕之際,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九屆一次理事會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郭允沖,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程東紅等出席會議并講話。鐵道部副部長盧春房、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等出席會議。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譚慶璉代表八屆理事會作工作報告。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理事會領導機構。郭允沖當選理事長,盧春房、馮正霖、楊忠誠等當選副理事長,張雁當選秘書長。
郭允沖表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始終致力于促進我國土木工程科技的繁榮和發展,致力于我國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為我國土木工程科技進步作出了很大貢獻。八屆理事會在任期內組織開展了很多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學術活動,開展了大量課題研究、表彰獎勵、國際交流等工作,并在服務政府政策研究、參與行業標準制訂、參加抗震救災及災后恢復重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郭允沖強調,要進一步做好土木工程科技進步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動土木工程科技進步。二是要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為科技進步創造良好市場環境。三是要以科技進步促進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和進步要以質量安全為前提,要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基礎上開展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科技創新和進步要以質量安全為目標,要針對工程建設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方面和環節,重點加大科研投入,著力改進設計施工工藝和方法,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和質量安全水平。四是要進一步發揮學會在推動土木工程科技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譚慶璉指出,在八屆理事會期間,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學術研討活動,引領土木工程發展方向;著力推廣土木工程創新成果,加速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升我國土木工程整體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不斷創新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明確工程建設方針和指導原則,引領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方向;著力推進學會自身建設,不斷壯大學會組織,增強學會活力,積極推進學會活動社會化、國際化,進一步提高學會的社會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會議對八屆理事會期間學會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來自建設、鐵道、交通、水利以及相關學(協)會的約3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來源: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