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理本身是一個新崛起的行業,在我國仍然處于萌芽階段,相關企業較少,行業集中度低。與此同時,在我國污水處理過程中,長期以來普遍存在“重水輕泥”現象,使得我國污水處理快速發展但是污泥處理行業卻停滯不前,污泥處理處置缺口巨大,行業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與污泥產量連續遞增趨勢相背,我國污泥有效處理率還很低,大量污水廠采取直接傾倒或是簡單填埋處置手段處理污泥,全國有效處理率遠遠低于30%。由于我國城鎮污水處理企業處置能力不足、處置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沒有得到規范化的處理,直接造成了了“二次污染”。
“十三五”規劃出臺,將更重視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以及生態環境總體質量改善,環保問題將被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而廢氣、污水、污泥的處置將是今后國內環保處理的三個主攻方向,污泥市場未來將會獲得政府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目前,污泥行業頂層設計的政策體系已經搭建完畢,污泥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在不斷改善。
污泥每年有效處置率低,污泥處理處置是水污染物減排不可或缺的環節,正呈現出巨大商機。根據行業經驗,1萬噸生活污水生產污泥5-8萬噸,1萬噸工業廢水產生污泥約10-30萬噸,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十三五”我國共排放4000萬噸污水,其中生活污水3000億噸,工業污水1000億噸,1萬噸污水的污泥產量取中間數計算,未來五年間處理這些污水的污泥產量約為4萬噸。
我國污泥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燒等方式,這四種處理方法的占比分別為65%、15%、6%、3%,無害化處理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填埋將會越來越少地被用到,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計,“十三五”期間這四類處理方式的占比將分別為40%、25%、15%、8%。
根據不同污泥處里處置技術的投資運營成本空間取中間值估算,2016-2020年間我國污泥處理的投資成本約為110億元,運營成本約為600萬元,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計“十三五”期間污泥處置行業利潤水平可達到15%左右,換言之“十三五”期間污泥處置市場規模可達11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