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清“新余模式”再升級 領跑區域環境綜合治理
新余發電廠航拍圖。目前,新余發電已經穩定為上市公司永清環保貢獻利潤。
紅網長沙12月19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喻向陽)擅長水環境治理的環保企業,做不了大氣、土壤治理;領跑垃圾發電固廢處置的企業,往往又做不了同一個區域的污水處理項目。
“我國的環境治理仍然是以針對具體項目采取單一化的治理模式為主。”近日,在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永清集團執行總裁黃英透露,“我們需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區域環境整體績效服務新模式’。”她的發言一下引爆了現場話題。
單個項目單一治理,易致區域內生態系統割裂
近年來,隨著環保產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國家環保政策的變化,我們的環保服務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從EPC到BOT,從合同環境服務到第三方治理再到今天的PPP模式。
“但就目前總體情況來看,我國的環境治理采取單一化的治理模式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永清集團劉正軍董事長在接受時刻新聞記者專訪時認為。他舉例稱:比如各個部門、企業各自推行項目招投標,但單個項目碎片化,治理不配套,導致治理成本增加、治理效果不可持續;行業內惡性低價競標,損害了環保行業的健康發展,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區域內單個項目實施單一治理,容易導致區域內生態系統割裂。
他認為,隨著當前新環保法的實施和綠色發展理念的推行,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全民環保時代已經到來。公眾對霧霾防治、城市黑臭水體、農村污染治理等領域的生態環境追求,特別是環境執法和生態文明考核的進一步落實,將促使地方政府環境政策導向由單一的項目治理轉變為區域環境的綜合防治。
比如,去年上海就發布了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路徑圖”,涵蓋市郊全部九個區縣,涉及企業約1300家。
環境治理綜合化時代來臨,環保企業聯盟呼之欲出
“環境服務從單一型轉型為綜合化、系統化的服務時代已經來臨。”劉正軍說,“我們需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區域環境整體績效服務新模式’。”即:一個環境綜合服務商或者若干個環保企業聯盟,采用合同績效服務的方式,為一個地區,一個縣乃至一個市的生態環境治理需求提供整體打包、系統、綜合治理服務。
他進一步闡述了“區域環境整體績效服務新模式”三個路徑:
一是政府主導、整合需求。政府在充分調研和摸排的基礎上,可將本地區生態治理需求的終極目標、治理目標分解為幾十個工程性指標,落實為幾十個環保項目,再把幾十個項目統一打包,變成一個總體的“項目包”。這個“項目包”既反映了當地政府修復治理生態環境的總體需求,又覆蓋了整個生態系統,覆蓋了本地區生產、生活產生的主要污染源和整治項目。這些項目既包含公共項目,又包含企業項目。在規劃、設計出總體“項目包”后,政府可整體購買服務,實施整體的招標投標。
二是企業主責,整合供給。整區、整縣生態環境的綜合化、整體化治理和服務,需要有雄厚技術和資金實力的環境綜合服務企業來承擔。
如果一個環保企業既能為地方政府制作區域生態保護和治理整體規劃,即設計出生態治理總“項目包”,又能以自身實力,承接這個“項目包”,提供優質的綜合環境服務。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的“環境綜合服務商”。
三是按效付費,終身負責。采取區域環境整體服務模式,由于其涉及工程項目多,治理時間長,要取得實效,應采用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方式,實行按效付費。特別是為確保環境治理持續效果,簽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總承包的環保企業或環保企業聯盟要在合同中承諾和政府一起對治理效果終身負責。
他認為,區域環境整體服務模式有很多優點,其一,這種模式對治理環境的質量有很強的約束,承諾終生負責。其二,政府主導整合全部環境治理需求,直接對接治理環境的產業聯盟,可以有效屏蔽企業利益、部門利益的干擾。其三,這種模式可以大大加快修復治理環境的進程,大大降低治理環境的總成本。其四,這種模式可以保證環境治理和修復的綜合效果、系統效果和持續效果。
當然,這種區域環境整體服務的總包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是PPP方式,也可以是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委托企業或企業聯盟實行經營管理。
永清的實踐: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累計投資30億元
從合同環境服務到第三方治理再到今天的PPP模式,再到永清升華的“區域環境整體績效服務新模式”概念,永清集團無疑是遠遠走在全國前列。
2012年,永清作為全國第一家合同環境服務試點單位,與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簽署協議,后者引入永清集團對全市生態環境進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成為全國第一個“吃螃蟹”、探索合同環境服務新模式的地市級城市。
根據協議,新余市將整個城市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噪聲等的治理打包交給永清集團控股子公司永清環保。永清發揮集環保咨詢、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環保設施運營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優勢,運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強大的投融資能力,為新余市提供專業的合同環境服務。試點四年來,取得顯著成效。
環保部有關領導評價:“實踐證明合同環境服務的新余模式是科學的、可行的、高效的,希望新余市和永清環保認真總結經驗,盡快將新余模式向全國復制推廣。”
目前,永清環保投資運營的新余市生活垃圾發電廠平穩運營一年,預計年發電量約6800萬千瓦時,平均每年將創造收入超過4800萬元,凈利潤約1800萬元,為公司穩定貢獻利潤。
永清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開創合同環境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大力踐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江西新余,湖南湘潭、衡陽、邵陽等地已進行了積極探索,在政企合作應對環境問題上不斷創新,目前累計投資額達30億元。
“坦誠的講,我國真正的集投融資、環保技術、整合和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商屈指可數,很難有一家企業能完全憑借一已之力解決一個整縣、整市環境治理問題。”劉正軍說。
他最后說,“我們可聯合2-3家綜合型服務企業或更多細分領域的優勢企業,以組建‘環保企業聯盟’的形式來承擔整區、整縣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任務,各個企業根據各自優勢分工負責相應項目和板塊任務治理。這個聯盟是企業主體自愿的聯盟,能覆蓋一個縣、一個市修復治理環境業務的主要領域,能有效解決一個區域的所有環境治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