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部綜合管廊標準圖集——《湖南省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圖集》
《湖南省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圖集》為國內第一部正式發行的綜合管廊標準圖集。針對國家規范《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僅對管廊設計的原則內容規定的情況,本圖集在設計條文細化、設計標準化、新工藝的推廣等方面進行了拓展,從管廊斷面設計、節點設計、BIM技術應用、預制拼裝技術、標識系統等方面入手,搭建了綜合管廊設計標準化構架體系。
作者: 樊亮亮(1980年- ) ,女,湖南省岳陽人,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給水排水所主任工程師,管廊設計所副所長。從事給排水工程、綜合管廊工程設計研究工作,《湖南省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圖集》項目負責人。
《湖南省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圖集》于2016年4月7日由湖南省住建廳正式發布。由于地下綜合管廊在我國的建設起步相對較晚,配套規范、標準、圖集尚不完善,且僅有國家規范《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 50838-2012)作為技術指導,尚無配套相關圖集及技術指南、設計手冊等,導致在綜合管廊建設中,各單位按各自的理解來進行設計,在管廊的設計標準、模式選擇、參數選取、工藝路線、施工方法等方面不統一、不規范,不利于管廊建設和運營的規范、集約、及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綜合管廊的建設和推廣。在這種形勢下,湖南省率先發布地方管廊標準圖集編制工作,為國內第一部綜合管廊標準圖集。
1 斷面布置
圖集編制組調研了各類管線權屬單位的意見,并綜合了各類管線的設計規范及安裝運維要求,對于管線(道)之間的間距、管線(道)與管廊箱體之類的凈距、管線(道)與支架的間距、支架橋架的間距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根據電纜的壓力等級、管道的規格、入廊管線的種類等不同要素進行了分類整理,列舉出27個不同種類變量,共編制了66種斷面布置形式供選擇,節省了設計時間,同時可大大減少后期因管線權屬單位不同意見對斷面尺寸的反復修改情況。
2節點設計
本圖集列舉了實際應用中管廊各類節點形式,對每類節點的適用范圍、布置原則、構造形式、尺寸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設計
2.1人員出入口
人員出入口指供人員進出管廊的構筑物,人員出入口除了要實現人員進出管廊的功能,又不能阻擋廊內檢修通道及管線(道)的連續。由于管廊在道路下的位置及道路的地面情況不同,出入口的地上部分不一定剛好設置在管廊上方,口部按設置位置又分成對外口部在管廊投影外部和對外口部在管廊投影內部兩種形式。當雙艙及以上管廊的幾個艙室共用一個地面口部時,需注意保證不同艙室防火分區的分隔分成單艙管廊及雙艙管廊人員出入口。圖集規定了人員出入口處管廊展寬的尺寸要求、轉換的凈高要求、樓梯的寬度、防洪、防盜、防火分區要求等。
2.2吊裝口
吊裝口指用于將各種管線(道)和設備吊入綜合管廊內而在管廊上開設的直通地面的孔洞。吊裝口不僅需滿足初次安裝時管線(道)和設備的投料要求,還需方便未來管線(道)更換,同時還應防止雨水倒灌等。根據不同的管廊斷面形式、入廊管線種類、吊裝方式等,圖集吊裝口節點分成四大類19種形式, 管廊口部的尺寸、開口位置、蓋板做法等均做了詳細規定。
2.3通風口
綜合管廊通風口指為滿足綜合管廊內部空氣質量及消防救援等要求而開設的洞口。根據不同的管廊斷面形式、通風方式、通風口設置形式等,分成ABC三大類共10種形式。通風口的設計除需滿足通風量的要求外,還應滿足風機的安裝檢修的空間要求、防火分區要求等,防止洪水倒灌、便于管理,可同時兼顧人員出入等功能。
2.4管線分支口
管線分支口指管廊內部管線和外部垂直方向管線相銜接的節點,管線引出的形式應方便與直埋管線連接。根據不同的管線引出形式,分為雙側引出、雙排管線單側引出和單排管線單側引出。在管線引出的部位的設計,除要滿足各類管線轉彎半徑的要求外,還應保證此處檢修通道的暢通,保證引出線與管廊內管線位置不沖突。
2.5端部井
端部井在規范里并未提及,實際管廊總有起端和末端,之外就是直埋管線,端部井指設置于綜合管廊端頭,供管廊內管線與直埋管線聯通的節點。由于直埋管線一般埋深為1米左右,各類管線水平排布,而管廊內管線埋深達5~6米,各類管線上下排布,故需通過端部井這樣的節點實現直埋管線和管廊管線的轉換,可根據兩側出線情況及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往一側拓寬或者兩側拓寬。
2.6分變電所
分變電所指為滿足綜合管廊內部動力照明及臨近路段路燈交安等負荷用電需求而設立的節點,分變電所主要設備包括變壓器、低壓柜等。分變電所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和通風口、吊裝口或者設備間合并設置,需滿足設備安裝、空間需求,防火分區需求等。
2.7綜合管廊交叉節點
隨著全國推進綜合管廊建設的力度加大,管廊規劃的完善,的管廊由原來多沿單條道路敷設,逐漸演變成網絡狀的布局。當兩條道路相交且均布置有綜合管廊時,兩條管廊必然出現交叉,在這個交叉節點,兩條管廊的通風、防火分區需相互獨立,廊內的管線、巡檢人員通行則需相對獨立又相互聯通。圖集對于交叉節點的交叉方式、尺寸布置要求、管線連接方式、防火分區做法等均做了詳細規定。
2.8組合節點
圖集組合節點的設計,將通風口、吊裝口、逃生口合并設置,組合節點需實現各節點原有功能,同時又集約、高效。圖集對組合節點的防火分區設置、布置形式、空間尺寸等均有詳細要求。
3 BIM技術應用
傳統管廊設計指管廊平縱剖面圖、大樣等二維cad圖紙,管廊節點等構造通過三視圖來表現,這種表達方式對于管廊結構體的施工是足夠的,但管廊不僅是一種地下構筑物,還有容納城市地下管線,保障其安全運行的功能。
4 預制拼裝技術
綜合管廊施工出現了多種預制拼裝技術,分為整體預制拼裝綜合管廊(僅帶縱向接頭)、半整體預制拼裝綜合管廊(上下兩段或左右兩段拼裝)、拼裝式預制拼裝綜合管廊。圖集編制組結合湖南省的地質、水文情況,采用結構最穩定、防水防滲性能最好、應用最廣、施工速度最快的整體預制拼裝工藝。
預制拼裝技術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規模化,但實際應用過程中,管廊設計各自為政,設計的斷面尺寸、結構配筋依據單個項目確定,并未形成足夠的規模效益。本圖集通過標準圖的形式,把管廊的斷面尺寸模數化,結構配筋標準化,固定成數個標準尺寸,有利于預制拼裝管廊的規模化生產,減少綜合管廊的工程費用并大大縮短施工時間。
5 標識系統
圖集將標識系統分為導向標識、管理標識、專業管道標識、警示標識4大類,對管廊管道顏色設置,標牌尺寸、顏色、設置位置、設置內容、字體等均做出詳細規定,并提供樣圖。
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
- 索 引 號:430S00711/2016-14300
- 題裁分類:
- 發布機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發文日期:2016-04-08
- 名 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
- 主題分類:
- 主 題 詞:
4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主持召開了全省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會議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姚偉紅主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袁湘江副廳長發布新聞,姚英杰副廳長就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讀。
新聞發布會現場
會上,袁湘江介紹了我省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的有關情況。2015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啟動了湖南省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其總體框架涵蓋了城鄉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資源四個方面,共計十三個領域,旨在提高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引導我省城鄉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此次先行免費發布的城市道路、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裝配式住宅、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城市標識共6個具備綠色環保、工業化特點的標準設計圖集,將有利于提高質量水平、節約投資、縮短工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廣泛推廣的價值。
袁湘江副廳長
袁湘江還介紹,標準設計圖集體系按照“簡約、耐久、適用、綠色”八字原則,充分發揮設計的靈魂作用,大膽了采用綠色理念、工業化理念,進行設計創新。一是摒棄了天然石材、現場澆砌、手工作業等落后做法,采用工廠預制、現場拼裝施工方法,推行預制構件生產工業化,施工作業機械化,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平衡,效率與效益的共贏;二是圖集增加BIM設計內容,利用BIM技術建立三維建筑信息模型,使圖集里的整體構造、技術設施具有可視化等特點,開創了國內圖集編制的先河;三是注重節省成本,城市道路系列標識采用共用桿柱設計,將標識與路燈、交通信號燈、通訊監控集中共于同一桿柱,合理設計路燈的間距和高度,照明采用LED節能燈,大幅減小標識版面尺寸,有效降低造價。
姚英杰副廳長
下一步,我省將圍繞標準設計圖集體系建設工作,保障圖集落地,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的普及推廣應用,重點抓好三件事。一是完善新型城鎮化標準設計圖集體系;二是組織開展標準設計圖集宣貫培訓工作;三是開展標準設計圖集應用的試點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