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小家”與“大家”責任
——專訪深水海納水務集團董事長李海波
在2017博鰲企業論壇上,深水海納集團董事長李海波獲得“中國經濟十大年度人物”大獎,這個與宗慶后、張瑞敏、雷軍同時接受表彰的企業家,相信大家對他還有點陌生。據了解,李海波是國家行業標準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國標飲用凈水水質標準的主編人——專家級人物;同時,他是深水海納集團創始人——成功企業家。
日前,李海波董事長接受中國商報專訪,分享了他成功背后的故事。
初出茅廬 國企平臺顯身手
時光回溯到1996年,改革開放大潮涌動,特區深圳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遠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李海波剛剛完成研究生論文,即被深圳市水務集團(深圳市市屬一類國有企業)作為高級技術人才,引進深圳,從此與水務環保結下不解之緣。深圳市水務集團為初出茅廬的李海波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短短幾年時間,他連續斬獲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多項重量級獎項,并擔任深圳市水務集團管道直飲水辦公室主任,成為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國標飲用凈水水質標準的主編人,在水務行業聲名鵲起。
不忘初心 執著夢想創基業
當記者問起,為何放棄人人羨慕的國企領導身份,轉而進行企業混合所有制改制,投身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業生涯時,李總臉上充滿笑容,顯然,他對當初的選擇很是滿意,甚至有些得意。他向記者娓娓道出他的創業故事:越是了解水務環保現狀,越是深感責任重大。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騰飛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沉重負擔,飲用水安全關系民生、水污染甚至危害子孫后代!作為水務環保行業的專業人士,我憂心忡忡,但同時,我也看到潛藏的發展機會,所以我決心放下所有,創立了現在的深水海納集團,并將水務與環保作為公司的主要業務方向,立志“為人類社會提供科學實效的水務與環保解決之道”。
歷盡艱辛 守得云開見月明
創業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但陽光總在風雨后。李總回首創業17年,他坦言:公司成立以來,我們碰到不少難題,也走過不少彎路,幸運的是,我們堅持下來了。他向記者分享了深水海納集團能夠歷經大浪淘沙,發展壯大起來的奧秘。首先是團隊,深水海納的核心團隊,幾乎清一色的技術專家背景,使我們能夠“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進行技術攻關,解決客戶難題,樹立了深水海納技術過硬的品牌形象。其次是管理,我們善于向同行領先的企業學習,尤其是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第三是文化,企業文化作為公司的軟實力,是公司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再強的管理,也驅動不了一盤散沙!十幾年光陰,沉淀了我們富有感召力的企業文化,塑造了深水海納獨立的企業個性,形成了企業長久發展的內生驅動力。
脫穎而出成己為人有擔當
如今的深水海納集團,已是水務與環保行業的佼佼者。在近期舉行的博鰲企業論壇上,李海波董事長與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等優秀企業家共同獲得“中國經濟十大年度人物”大獎。當記者問及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時,李總的見解很務實,也很有意思——企業家的“小家”與“大家”責任。他認為:首先,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為企業的領導人、掌舵者,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責任,就是把企業辦好,帶領團隊做出扎扎實實的成績,為員工創造機會、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效益,這是企業家的“小家”責任。其次,在企業進入正常發展軌道的基礎上,企業擁有了“成己為人”的能力,企業領導人應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企業精神領袖的影響力,帶領企業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并帶動和影響更多企業家及熱心人士凝心聚力,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這是企業家的“大家”責任。總而言之,企業家應先達己,做好本份;再成人,承擔責任。不好高騖遠,不舍本逐末,務實進取,勇于擔當。
砥礪前行續寫輝煌再出發
歷經17年辛勤耕耘,深水海納集團已發展成為以水務與環保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在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水環境治理、污泥固廢處理處置、供熱、生物質新能源等細分市場擁有豐富的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經驗。累計服務超過300個大型水務與環保項目,遍及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李總顯得信心滿滿。他強調,當下是環保行業的黃金時代,他將帶領深水海納集團立足深圳、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打造業界領先的水務與環保綜合服務商。
結束了短暫而愉快的訪談,李總新穎的“小家”“大家”論調依舊讓人印象深刻,這樣一位低調務實而又勇于擔當的企業家,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