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生:必須增加水資源循環利用次數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劉陽生教授。劉增榮 攝影
劉陽生,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循環經濟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美國化學學會會員 (ACS)、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循環經濟委員會委員、建設部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委員、山西省陽泉市郊區政府顧問、湖南省臨湘市政府顧問、UNDP固體廢物項目評估專家。
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亞太城市發展研究會聯合發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劉陽生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大都市的環境問題及應對之策。
劉陽生教授談論了三個問題,一是全球化進程對大都市的影響。二是中國大都市以北京為例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如水的問題,城市固體廢物問題。三是應對之策分析。
劉教授認為全球化進程不僅導致了不同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也導致了國內城鄉之間的不平衡發展,尤其是大都市城鄉發展不均衡性。全球化進程必然導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人口不斷引入大都市,造成了極大的環境壓力。
在應對策略上,劉教授指出為緩解水資源壓力,在北京市水資源固定的前提下,必須增加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次數,加大污水的再生回用力度,增加天然雨水的利用率,這樣能夠緩解北京市水資源壓力。垃圾分類是減少垃圾產生量最為根本的措施,但是不能照搬西方的垃圾分類模式,必須根據北京市垃圾產生特性和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北京市垃圾處理規劃,建立符合北京市特性的垃圾分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