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污泥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它是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
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這些物質統稱為污泥。污泥即可以是廢水中早已存在的,也可以是廢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前者如各種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懸浮物質,后者如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過程中,由原來的溶解性物質和膠體物質轉化而成的懸浮物質。
根據污泥的來源和污泥的性質可分為以下幾種污泥:
1、初次沉淀污泥:來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質隨廢水的成分而異。
2、剩余活性污泥與腐殖污泥:來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前者稱為剩余活性污泥,后者稱為腐殖污泥。
3、消化污泥: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等經過消化穩定處理后的污泥稱為消化污泥。
4、化學污泥:用混凝、化學沉淀等化學法處理廢水,所產生的污泥稱為化學污泥。
5、有機污泥; 有機污泥主要含有有機物,典型的有機污泥是剩余生物污泥,如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厭氧消化處理后的消化污泥等,此外還有抽泥及廢水固相有機污染物沉淀后形成的污泥。
6、無機污泥:無機污泥主要以無機物為主要成分,亦稱泥渣,如廢水利用石灰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和化學沉淀的沉淀物。
污泥按照來源的分類
污泥(sludge) 是由水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
在非特指環境下,污泥一般指市政排水污泥。由于各類污泥的性質變化較大,分類是非常必要的,其處理和處置也是不盡相同的。根據其來源,可以劃分為:
-市政污泥(civil sludge,也叫排水水泥sewage sludge,),主要指來自污水廠的污泥,這是數量最大的一類污泥。此外,自來水廠的污泥也來自市政設施,可以歸入這一類。
-管網污泥,來自排水收集系統的污泥。
-河湖淤泥,來自江河、湖泊的淤泥。
-工業污泥,來自各種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固體與水、油、化學污染、有機質的混合物。
【污水處理行業出現的新問題催生一個新的產業——污泥處理處置。】
污泥處理帶來的商業機會,首先給污泥技術研發與設備廠商注入了強勁動力。一直以來,我國的污泥處理技術與工程企業屈指可數,可最近一兩年,一大批污泥處理處置企業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客觀說,其間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甚至滋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既無技術設備、又無工程經驗的“南郭先生”也充斥其中。“在污泥處理領域,成熟的技術與工藝還是比較少,一些是正在研發的未成熟技術,一些是過時的已經被淘汰的技術,甚至有一些子虛烏有、不可能實現的技術都蜂擁進來。”一位污水處理資深人士感慨道,“其實污泥處理技術一定要考慮到實用性與成熟性,一定要考慮到中國的特點比如投資、運行成本和污泥產品的出路等。”
事實上,國家主管部門已經覺察到污泥處理行業魚龍混雜的現狀并已展開行動。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手組織專家編寫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要求污泥處理處置必須符合“安全環保、循環利用、節能降耗、因地制宜、穩定可靠”的原則,鼓勵重金屬含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污泥進行土地利用。
我國在污泥妥善處理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例如明信德誠污泥干化系統,是在借鑒日本技術的基礎上,采用生物燃料等作為污泥干化的熱源,同時利用先進的污泥自動化輸送、干化單元、氧化單元、尾氣凈化系統,實現了無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泥干化,同時現已獲得14項國家專利。真正實現了污泥處理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目標。可廣泛用于市政污泥、石油污泥、造紙污泥、電鍍污泥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處理處置。這套“流體噴射干化+高溫氧化污泥處理技術裝備”通過省部級技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設備已進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
該成套設備的亮點還在于不僅可以用生物質燃料作為熱源,也可借助鍋爐、電廠、窯爐尾氣等費余熱源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能將含水量80%左右的污泥干化成含水量25%以下的干料,干化后的污泥可制成有機肥料,也可當做燃料焚燒,還可用作建筑材料等。必將推動我國各地污泥處理處置上一個大臺階。
【污泥干化技術可利用的熱源介紹】
污泥干化的主要成本在于熱能,降低成本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選擇和利用恰當的熱源。
污泥干化工藝根據加熱方式的不同,其可利用的能源來源有一定區別,一般來說間接加熱方式可以使用所有的能源,其利用的差別僅在溫度、壓力和效率。直接加熱方式則因能源種類不同,受到一定限制,其中燃煤爐、焚燒爐的煙氣因量大和腐蝕性污染物存在而難以使用,蒸汽因其特性無法利用。
按照能源的成本,從低到高,分列如下:
煙氣:來自大型工業、環保基礎設施(垃圾焚燒爐、電站、窯爐、化工設施)的廢熱煙氣是零成本能源,如果能夠加以利用,是熱干化的最佳能源。溫度必須高,地點必須近,否則難以利用。
燃煤:非常廉價的能源,以煙氣加熱導熱油或蒸汽,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可行性。尾氣處理方案是可行的。
熱干氣:來自化工企業的廢能。
沼氣:可以直接燃燒供熱,價格低廉,也較清潔,但供應不穩定。
蒸汽:清潔,較經濟,可以直接全部利用,但是將降低系統效率,提高折舊比例。可以考慮部分利用的方案。
燃油:較為經濟,以煙氣加熱導熱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熱利用。
天然氣:清潔能源,但是價格最高,以煙氣加熱導熱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熱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