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經濟總量大、人口密度高的沿海地區,水資源缺乏將成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子孫后代生存空間的重大問題。海水淡化是從源頭增加水資源量的有效手段,是解決我國淡水資源匱乏的戰略選擇。
我國高度重視海水淡化科技研發工作,自“七五”以來對海水淡化相關技術研發進行了持續支持,并將海水淡化作為優先發展主題納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2012 年發布實施了《“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發展重點專項規劃》。通過科技支撐計劃、863 計劃、973 計劃和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科技計劃的部署實施,以及一系列鼓勵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與措施的出臺,我國海水淡化技術和工程能力取得長足發展。
目前,我國海水淡化單機產能達到國際通用水平,具備了單機規模2.5 萬噸/日低溫多效蒸餾法裝置和單機2 萬噸/日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裝置的制備能力,大部分海水淡化核心設備已經具備國產化能力。濃海水提鉀、提溴等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已能滿足工業化生產要求,風電海水淡化等新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國內海水淡化企業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在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在國際海水淡化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
為了推動相關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科技成果的全社會共享和產業化應用轉化,我們向承擔國家和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的單位,征集了一批先進適用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裝備的成果,經多次組織專家研討編制形成了《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成果匯編》,經過專家咨詢論證,現向社會公開發布。匯編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技術和裝備目錄”,第二部分為“技術和裝備簡介”。“技術和裝備簡介”部分由“綜述”和“案例”組成,“綜述”主要描述技術與裝備的基本原理、技術內容,國內外本領域的技術發展情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用推廣等情況。“案例”包括項目概況、工藝與裝備、投資與運行效益分析以及相關應用推廣情況。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成果匯編》中的技術和裝備成果由承擔國家和地方科技計劃任務的相關單位提供,經業內專家整理和編輯形成。任何機構使用本成果匯編中的技術和裝備,請研究分析技術和裝備在相關應用中的實用性,并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與技術和裝備提供方約定權利義務,在技術交易和使用中嚴格履行供需雙方的責任與義務。
感謝中國21 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對編制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謝譚永文、阮國嶺、許振良、袁俊生、楊波、解利昕、鄭宏林、張雨山等專家為本匯編整理和編輯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同時感謝所有參加本匯編和提供案例的其他單位及專家!
第一部分 技術和裝備目錄
海水淡化技術和裝備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