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開年之際,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部署了2018年10大重點工作,其中提到一點,要督導2.5萬個建制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最近,農村環境整治再次被提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到,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國家對農村的投入要向這方面傾斜。要推動綠色發展,從源頭上防治環境污染。
政策是釋放農村環境治理市場的源動力,國家及各省級層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推動著村鎮污水領域市場加速釋放。
村鎮污水治理迎來了“快速成長期”,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村鎮污水處理率將達60%,后十三五時期預計市場空間剩余1200億。
中國水網不完全梳理了國家層面及各省市關于2018年及其未來村鎮污水政策方面的內容供參考。
國家層面:因地制宜、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國家層面,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污水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工作內容。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指出,要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
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采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各省市紛紛列治理任務清單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見,湖南、湖北、江蘇、福建、云南、安徽等地相繼出臺一系列推進村鎮污水治理的政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階段性的目標和實施步驟,其中2020年是一個關鍵性的時間節點。
湖北:到2020年,實現鄉鎮污水治理全覆蓋
湖北省住建廳印發的《省住建廳三大攻堅戰行動方案》中強調,到2020年,實現鄉鎮污水治理全覆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縣級城市建成區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市、縣、鄉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90%、75%。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嚴格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生態敏感地區執行更高標準,管網建設實行雨污分流,已建的合流制管網要同步完成改造任務。創新建設運營模式和資金籌措機制,建立財政支持、社會參與、使用者付費相結合的資金籌措與分擔機制。
湖南:到2020年實現洞庭湖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湖南省農村雙改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實現洞庭湖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全省農村廁所污水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
突出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湘、資、沅、澧四水流域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設(改造)500處以上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長沙、常德、岳陽、益陽四市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開展洞庭湖環湖沿河村鎮黑臭水體治理。加強已建成設施運行和管理,逐步將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各類人工濕地納入有效監管。推動農村改廁和糞污治理,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污水治理任務。加大農村污水治理適宜技術研究和設施研發,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示范,推廣農村生活污水縣域統籌治理。落實鄉鎮污水處理收費政策。
河北:因地制宜進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全省小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
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到,梯次推進農村污水治理,鼓勵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較大的村莊采用集中式處理,城鎮近郊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集中統一處理,布局分散、人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復雜的村莊采用分散式處理。
河北省住建廳印發的《河北省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提出,2018年,不具備污水處理能力的小城鎮,力爭全部啟動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到2019年,小城鎮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處理率達到70%。
方案提出,各地要依據縣域城鄉總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對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作出統籌安排,制定分年度實施計劃。各地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爭取和整合專項資金,多渠道籌集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
河南:科學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方式,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強調,要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1.科學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方式。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經濟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等因素,科學確定治理方式和技術。靈活運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等多種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確保治理方式簡便、適用、有效。
2.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和經濟條件較好、居住相對集中的村莊建設使用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已經建成但未正常運行的鄉鎮,要進一步完善收集系統和運營機制,實現正常運營。加快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和服務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城鎮污水管網短期內覆蓋不到、居住分散的村莊選擇建設小型人工濕地、氧化塘、無(微)動力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設施。暫無能力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的村莊,要合理建設污水排放溝渠,解決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問題。優先推進鄉鎮政府所在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流兩側、交通干線沿線和省界周邊鄉鎮的村莊生活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