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德環境集團:有機硅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與應用

合盛硅業(603260)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盛”)是寧波合盛集團的下屬子公司,位于浙江省嘉興港區乍浦經濟開發區內。公司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積400畝,總投資9987萬美元,注冊資本6000萬美元。主要從事硅橡膠、生膠、有機硅、混煉膠DMC等產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一期6萬噸/年有機硅混合單體項目已于2007年建成投產,二期6萬噸/年單體擴建項目也于2011年正式開車投產,目前合盛單體產能達到12萬噸/年。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硅廢水主要為氯甲烷、甲基單體合成和水解單元等車間的混合外排水,主要成分為有機鹵硅烷、硅橡膠等高聚物,化學組成復雜,可生化性極差,同時有機硅廢水酸性極強,Cl-含量高。生產廢水需進行預處理達到納管標準(COD<500mg/L)后排至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原有污水工藝
有機硅廢水具有來水水質不穩定、強酸性、鹽分高、可生化性極差等特性,目前國內鮮有以微生物法處理此類廢水,多采用純物理化學法或以物理化學法為主、輔以微生物法的污水處理工藝。
合盛原有廢水處理工藝即純物理化學法——“隔油-均質-鐵碳微電解-二級Fenton–中和、混凝沉淀”,其流程簡圖如下所示:
圖1原有裝置工藝流程簡圖該工藝流程主要采用物理、化學法相結合的處理技術,不僅投資成本大,而且運行費用高、維護繁瑣、運行可靠性差,在實際使用規程中給合盛帶了很大的困擾。
近幾年,合盛一直試圖在尋找新的污水處理工藝,使其有機硅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的同時,減少藥劑、電等能源的消耗,增加污水裝置的運行穩定性,減小環境的壓力,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
改造工藝
博瑞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與合盛公司接觸后,對這一復雜的、充滿挑戰性的有機硅行業廢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之博瑞德已通過微生物法對藍星集團星火有機硅廢水工藝改造成功,因此開始主導馴化適合合盛有機硅廢水的微生物,通過高效、低成本的微生物法實現該廢水達標排放。合盛有機硅廢水水質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博瑞德對其展開了為期10個月的模擬試驗,通過不停的調整參數、設計條件、工藝路線,最終確定了以下廢水處理工藝:
圖2改造工藝流程簡圖該工藝流程主要以生化為核心,即厭氧反應器+好氧膜泥池+活性污泥池,即以馴化適應性微生物為主,以其他手段輔助,取代原有純物理、化學工藝(鐵碳微電解+芬頓),其優勢在于:運行成本低原有工藝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期更換填料、投加大量藥劑,處理效率低且運行費用高;而改造后的生化工藝則以微生物作為核心,水解酸化反應器幾乎無運行成本,只需在好氧池中適當曝氣即可,運行費用遠遠低于物理化學法。
污泥產量少原有工藝無論是鐵碳微電解還是芬頓工藝,均會產生大量的鐵泥,由于該泥來自于化工污水,因此只能作為危險固體廢物處置,不僅大大增加了費用,也以另一種方式增加了環境壓力;而以厭氧為主好氧為輔的微生物法,幾乎不產生污泥,實際運行過程中不排放生化污泥。
運行穩定性高原有物理化學處理系統涉及到大量設備,因此故障率高、運行穩定性差,藥劑的添加量隨水質水量的變動也增加了裝置運行的不可控性;改造后的工藝已充分考慮了合盛排放廢水的規律及水質特性,在預處理中控制并降低水質水量的波動,關鍵設備少、故障率低。
綜上所述,改造后的污水處理工藝無論是在自身運行的穩定性等方便,還是在減少能源消耗、減輕環境壓力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楊揚葉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