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濕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慶陽海綿實錄
導讀
慶陽——位于高原上的第二批全國海綿試點城市。2018年是慶陽市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攻堅決戰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正在為西部濕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探索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其中,西峰區和諧廣場海綿化提質改造工程是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海綿工程。
我們此次帶著問題訪問了慶陽市海綿辦負責人,從以下的訪談內容中我們也可得知目前作為第二批試點城市的慶陽市目前的海綿城市建設進展和取得的經驗成就:
訪談實錄
問題一:2016年,慶陽市就已經成功入圍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市,從慶陽市的自然環境和城市發展兩方面來說,建設“海綿城市”的必要性在哪里?
回答:(一)從自然環境方面:我市所在的董志塬為“天下黃土第一塬”,上古時平疇沃野,植被豐茂。近年來,由于城市擴張、地面硬化,使降雨由蒸發下滲變為集中下塬排放,加大了沖刷強度,使原本就生態脆弱的董志塬面臨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具史料記載,董志塬面積已由960平方公里,減至756平方公里,縮小約三分之一。每年不僅有約42公頃的土地被雨水吞,還有近1.2億噸的泥沙由涇河帶入黃河,拯救董志塬,破解水瓶頸,關乎慶陽存亡,影響城市發展。
(二)從城市發展方面:慶陽屬于典型的西部缺水型城市,降雨季節集中,區域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539毫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的1/4,全國的1/8。慶陽又是一個年輕的城市,起步較晚,基礎較差,功能較弱,城市內澇時有發生,雨水下塬集中排放,塬邊溝道沖刷嚴重,3000多條溝道不斷侵蝕黃土塬面,最窄處兩個溝頭相距僅為50米。寶貴的雨水不僅沒能有效利用,還不時引起城市內澇,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問題二: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慶陽市的海綿城市建設將對西北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積累哪些經驗?
回答:舊時,慶陽人民用建澇壩、種草木、修水窖等方法,探索著海綿的實踐,追尋著保塬的夢想。今天,按照國家“滲、滯、蓄、凈、用、排”的六字方針,結合我市濕陷性黃土地質特征,慶陽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提出“蓄用為主,滯凈為輔,適度滲透,有序排放”的海綿城市建設實施策略,結合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固溝保塬等項目建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建成東湖、北湖、南湖等雨洪集蓄生態保塬工程;建成周祖廣場、和諧廣場等下沉式綠地廣場;建成火巷溝、紅杏山莊等防洪排澇項目,在東湖、南湖、北湖等片區初步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同時完善本土海綿建設標準、技術規范,《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已列入專家技術團隊的專項研究課題,正在進行深入研究。
問題三:請介紹一下今年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進展情況
回答:針對黃土高原濕陷性地質地貌特征和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慶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搶抓機遇,積極爭取,于2016年4月成功入圍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試點區域29.6平方公里,實施項目256項,總投資47.35億元,先期實施231項,總投資35.27億元。
在規劃方面,編制完成《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定出臺《慶陽市海綿試點城市三年實施計劃》《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等相關文件和技術規范,為海綿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描繪了藍圖,提供了指導。
在建設方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整體規劃、樣板先行、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確定重點,打造樣板,建設精品示范工程。截止目前,市海綿公司和4家SPV公司共開工實施和諧廣場、岐黃大道、城南綠地、南區雨洪集蓄生態保塬、寧縣西路、華能大道、人防廣場、健身廣場、團結小學、慶陽四中、黃官寨實驗學校、職業技術學院、科教新村、金鵬家園等海綿項目73項,已開工海綿項目覆蓋面積14.2平方公里,占試點總面積的48%。
在技術方面,按照國家“滲、滯、蓄、凈、用、排”的六字方針,結合慶陽濕陷性黃土地質特征,因地制宜提出“蓄用為主,滯凈為輔,適度滲透,有序排放”的技術路徑。采取建造下沉式綠地、鋪裝透水磚、鋪設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等技術,妥善解決滲的問題;采取建造雨水調節池、生物緩沖帶、人工滯留溝等設施,積極發揮滯的功能;采取建設人工湖、蓄水池、雨水罐等辦法,切實滿足蓄的要求;采取建造雨水花園、海綿濕地、綠色屋頂、人工凈化池等方法,有效實現凈的目的;采取城市綠地綠帶澆灌、市政道路噴灑、衛生設施沖洗等途徑,努力達到用的效果;采取敷設滲管滲渠、建造植草溝、利用傳統雨水管等方式,實現有序排放。通過各種措施落實,最終實現90%雨水徑流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機制方面,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由南京卓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展咨詢服務、商務談判和方案編制工作;由中鐵二十一局聯合體、中建股份集團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創集團聯合體,開展PPP合作,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試點建設;由廣東首匯藍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提供能力建設技術服務;由華地眾信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陜西金銳會計事務所聯合體,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由甘肅正天合律師事務所擔任常年法律顧問機構,提供法律咨詢。同時,邀請任南琪院士、隋軍研究員、滿莉、周玉文、謝映霞教授組成專家團隊,為慶陽海綿城市建設“診脈把關”。通過多方努力,在2018年2月,慶陽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庫。
在管理方面,按照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考核指標要求,制定出臺《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考核辦法》《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施工管理手冊》等制度和規范46項,科學指導海綿城市建設。同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辦公室主任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主任會議、行政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及老干部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參與海綿城市建設活動,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社會化、民主化、科學化。組建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技術審查和造價審核中心、項目指揮中心,落實“周調度、旬督查、月通報”機制,市區聯動,齊抓共管,整體推進。
問題四:請介紹一下接下來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計劃回答:2019年,我市計劃實施蘭州西路、解放西路、西大街等內澇治理項目7項,內澇治理是削減城區面源污染、合流污染、溢流污染重要的中間控制環節,通過內澇治理項目的全面完成,將實現區域內2年一遇小雨不積水,30年一遇大雨不內澇的建設目標。
典型項目尋訪-和諧廣場海綿化提質改造
一、工程概況
慶陽市西峰區和諧廣場位于慶州西路和岐黃大道交叉口西南處,北鄰慶陽市政府,南接慶陽市博物館,屬于海綿城市試點分區C片區,總占地面積約8.06公頃,是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廣場為南部城區市民休閑娛樂、人群集散的中心。現狀綠化率較好,場內地勢整體平整,西北高東南低,場坪面層類型為硬質鋪裝、綠地等類型。目前和諧廣場存在道路破損、缺乏雨水回用系統等與海綿建設理念不相符的問題。
二、目標原則
(一)改造原則:動草不動木、動磚不動石、動水不動山、動景不動物,避免大拆大建。
(二)項目定位:海綿樣板客廳、生態景觀客廳、人文休閑客廳。
(三)工程目標:
(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5%;
(2)年徑流污染削減率(按SS計):≥60%;
(3)雨水資源回用率:≥33%。
(四)建設目標: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三、改造內容
1.道路鋪裝改造:對原有花崗巖鋪裝進行修繕,環廣場四周增設休閑步道和透水鋪裝跑道。
2.綠化亮化改造:增加樹種和花草,喬、灌、草及色彩搭配和諧,充分體現“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增設地坪燈和樹下射燈,更換原有照明設施,提升亮化品質。
3.水系景觀改造:將原來水體硬質駁岸改建為生態型水系,循環暢通提升水質;增設棧道、更新盛世古鼎、改造公廁及其他基礎設施,提升景觀品質;增設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雨水花園、透水鋪裝、雨水回用設施等海綿設施,實現地塊雨水滯蓄、凈化、收集和超量外排。
四、海綿城市與民生
和諧廣場自今年6月開始全封閉進行海綿化提質改造,歷經幾個月的緊張施工,終于在國慶節與廣大市民朋友重新見面。在廣場綠地上,每隔一小段距離就設置了一個綠色的小圓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圓柱是音響設備,分布在廣場各處,白天用來播放音樂,讓游人放松心情,晚上作為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聲光系統的一部分。國慶期間會播放《和諧中國》《美麗慶陽》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歌曲,增添節日氛圍。在廣場四周還有相應的小環境水系建設,所有水系相互連通,通過燈光的點綴后更加美麗。
據悉,為了體現“親水親民”的理念,此次改造將廣場中央音樂噴泉的圍欄去掉,增加市民的體驗感。此次改造整個廣場還增設了石凳81個,供游人休息。同時,更換具有慶陽特色并且與岐黃大道風格相一致的垃圾箱,使整個廣場顯得更有文化底蘊。
整個廣場的人行道路上采用了陶瓷透水磚材料進行鋪裝,做到“小雨不濕鞋,大雨不積水、雨水全收集、循環再利用”的效果,為游客休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道路兩旁鋪設了節流槽,對下雨天的道路積水和進行回收。對廣場上原來已經年久老化的草坪進行了更換,為了達到快速的成活率,提高綠化效果,采用了補植技術進行改造,因此,當前草坪都是塊狀的,草質比較柔軟。同時在新鋪設的草坪上還增加了淋噴澆灌系統,利用下雨回收在蓄水池中的水進行澆灌。同時,新增和改造了原有的銀杏林,形成了美麗的景觀帶。
其他項目走訪
另外,我們還隨機走訪了匯景家園雨水花園、海綿建設樣板項目—正寧東路、市疾控中心院內旱溪設施等。
據了解,老城區內澇治理項目是慶陽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的重要目標和內容。經實地踏勘、走訪及現場分析,現狀實際存內澇點15個,其中6個為市政排水主通道內澇積水區,主要通過市政雨水排放主通道系統工程解決;9個為地塊、支路內澇積水點,主要在市政排水主通道通暢的基礎上,由地塊、支路局部排澇工程解決。
如今,西峰區匯景家園的雨水花園已經成為小區里一道養眼的風景,也是居民休閑活動的好去處。花園內植草茂盛,坡度高低錯落、層次豐富,花園四周的最低點設有溢流式雨水井,并在四周鋪設卵石,用于收集雨水花園的超標雨水;花園四周的車行道和人行道一側設有開口式路緣石,路面雨水經開口路緣石進入到雨水花園中。
花園的雨水通過植草溝排到雨水井,再通過小區管網排到蓄水池,然后通過凈化裝置凈化,最后回收利用,再用以澆灌和沖洗路面。下沉式綠地和雨水花園本身具有的調蓄容積對周邊匯入綠地的雨水進行調蓄,綠地和雨水花園還具有一定凈化雨水的作用,這樣既可以起到調蓄作用,同時具有凈化作用,能夠有效控制雨水徑流總量和雨水徑流污染率。
據了解,慶陽市目前實施和諧廣場、人防廣場、科教新村、金鵬家園等海綿地塊項目32項;實施市檢察院、市疾控中心、西峰區公安局、區熱力公司等海綿單位10項。地塊(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是全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重要環節,對城市建設轉型和居民生活環境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滲、滯、蓄、凈、用、排”的建設模式,旨在將地塊(小區)建設成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體”,實現降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雨水“緩釋”回用的目的。地塊(小區)海綿化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景觀綠化改造,將綠地進行海綿化升級改造,提高土壤涵養水分,同時還能調節微氣候,降低熱島效應,提升校園景觀效果,提升綠化植物多樣性;道路修復改造,修復現狀破損混凝土道路,并將道路進行透水鋪裝改造,提高路面透水性,對水資源進行涵養,人行道透水鋪裝改造可提升行人舒適度,達到小雨不濕鞋的效果;雨水管網改造,實現“雨污分流”,避免管道堵塞,降低管道清淤頻率,減少管網維護費用等。
結語:慶陽市緊盯全面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一個目標”,緊扣城市總體規劃、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個規劃”,堅持打造樣板、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方便市民“四個原則”,突出四個項目包和一個能力包建設、樹理念、抓項目、強監督、趕進度“五個重點”,力爭把慶陽打造成為高原湖城、高原林城、高原海綿城,為西部濕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轉載: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