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城鄉建設委、城鄉規劃建設委)、城管執法局,合肥、亳州、池州市美麗鄉村辦,宣城市文明辦,淮南、淮北、滁州市衛計委,宿州市三革辦,馬鞍山市推進辦,廣德縣、宿松縣住房城鄉建設委(局)、城管執法局:
近年來,我省以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為重點,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對比廣大農民對農村人居環境的熱切期盼,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一些地方農村污水亂排、垃圾亂倒等現象還比較突出。為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現就做好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通知如下:
一、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加強問題整改
各地要認真梳理中央巡視、環保督察、工作督查、日常檢查及群眾舉報等發現的問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示精神、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目標任務,逐一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立即行動,明確專門人員,落實責任,全力做好整改工作。堅決防止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拖拉整改等現象發生,做到對標對表、立行立改、不留盲區。請各市每月25日前報送當月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清單(見附件)。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健全長效機制
一是完善收運設施。鄉鎮村要按標準完善生活垃圾收運設施,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覆蓋面,實現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全覆蓋。二是加強宣傳引導。加強百姓環境衛生宣傳教育,引導百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不亂扔、亂堆、亂倒垃圾。三是強化日常保潔。加大垃圾清掃收集頻率,做到垃圾不滯留、不堆積。四是開展監督考核。縣(市、區)、鄉鎮、村要進一步加強對承擔垃圾治理作業的企業和人員的督導、考核、評價,重點抓好“鎮村自查、市縣定期不定期查”兩個環節,完善垃圾治理監督考評機制,做到督查考評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全覆蓋。
三、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治理率
一是加快鄉鎮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科學選擇污水治理模式,每年完成200個左右鄉鎮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做到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二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每年完成1200個左右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是開展農村改廁及糞污治理。按照國家規范要求,推廣簡單實用、成本適中、農民群眾能夠接受的改廁模式,到2020年,完成全省210萬戶農村自然村改廁。四是建立健全農村污水治理長效運行機制。積極推進市場化運營,鼓勵農村污水治理推行縣(市、區)域統一運行的方式,統籌管理、生產、物資及人員的配置。通過提高運行維護集中程度,共享運行維護技術力量,降低設施運行維護成本,方便實施監管。
附件: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清單
2018年11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