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擁有化學(師范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共5個本科專業;擁有化學一級博士點(包括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和化學一級碩士點(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點(包括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應用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化學課程教學論等碩士點,以及面對中學化學教師的化學教育碩士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涉及三個學科門類(理學、工學、教育學),五個一級學科(化學、環境、材料、化工、教育),是研究教學型的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在整合化學、環境、材料等學科方向后,“能源與環境化學的理論與應用技術”為211工程三期重點項目,化學與環境學院整體進入了國家“211”重點工程學科。學院擁有教育部電化學儲能電池材料與技術研究工程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理論化學實驗室、廣東高校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高校儲能與動力電池產學研基地、廣東高校高分子新型材料產學研基地。學院與美國喬治亞大學計算量子化學中心、日本九州大學綜合理工學院共建國際研究平臺“華南師范大學計算量子化學研究中心”。
學院的本科化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為廣東省重點專業,學院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化學教學論為廣東省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第五版)于2008年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
學院擁有一支較強大的師資隊伍,全院教職工136人,博士后1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43人,副高職稱42教師人, “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2人、省級培養對象6人,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珠江學者1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有 50多位教師分別具有在美、加、德、日等國學習和海外工作的經歷,有多位教師曾在Angew. Chem.. Adv.Material, JACS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學院已逐步形成一支以學術帶頭人領銜、團結協作、特色鮮明、銳意創新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
學院擁有的總建筑面積達3.25萬平方米的三棟實驗大樓,能夠滿足各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擁有一系列現代的化學、環境和材料類儀器設備,且基本齊全。學院擁有華南師范大學環境評估中心、清潔生產中心、粵港環境與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等機構。學院還負責每年廣東省高考化學學科評卷工作、廣東省中學化學骨干教師培訓以及中學化學新課標的培訓等工作。學院歷來重視學科建設與發展,注重本科生基礎理論和實踐創新教育。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突出的教學科研成果,展現出化學與環境學院是華南師大高質量、高水平的院系之一。
自2009年學院在非師范專業中實行大類招生,2013年將繼續實行,設環境與材料類,該大類包括了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材料化學三個本科專業。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只需在專業志愿欄中填寫大類名稱:環境與材料類及其代碼。考生入學后,前兩學期按照環境與材料類學習,修讀學校平臺課程和環境與材料類基礎課程,第三學期按規定的專業分流原則和流程在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材料化學三個專業中選擇一個專業進行專業培養。達到畢業與學位要求者,按所選專業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經學校同意,學院在2011年增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勷勤創新班,2013年將繼續實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勷勤創新班獨立設班,并實行動態管理和分流制度。在本科學習階段,學院根據學生的學業表現、科研興趣等綜合情況進行培養,達不到學習要求者轉回學院其他專業學習。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勷勤創新班完成規定要求者,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和授予相應的畢業證書,同時在滿足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的資格條件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勷勤創新班具有較大比例的推薦免試研究生指標。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勷勤創新班
以創新為目標,將研究性學習和科學研究貫穿到整個學習階段,為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創新班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在本科學習階段,實行導師制。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同時進入導師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
畢業生需掌握新能源領域,特別是各類化學電源和物理電源的基本理論、產品設計與制備等知識,具備較強的實驗操作技能,成為新能源領域具備較強的學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能力的優秀人才。
主干課程有:普通化學、物理化學及實驗、電化學基礎及實驗、化學與物理電源基礎及實驗、應用電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實驗等。
化學(師范)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以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中等學校化學教師,并為其今后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中等學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提供優質生源。
主干課程有: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儀器分析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結構化學、化學教學論等專業必修課程。并從培養目標出發,開設了多個專業方向,不同層次的專業選修課程,旨在進一步深化專業基礎,拓寬知識面,培養創新思維與能力。鼓勵本科生攻讀輔修專業、雙專業和雙學位,完成規定要求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環境科學(非師范)專業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環境保護及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繼續深造的專業人才。培養服務于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有關部門從事環境保護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管理及教學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有:環境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環境管理、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監測原理、環境影響評價等專業必修課程。另設多個模塊的專業限制選修和任意選修課程。鼓勵本科生攻讀輔修專業、雙專業和雙學位,完成規定要求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環境工程(非師范)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環境工程設計、環境規劃管理、生態環境維護、環境監測分析等方面專門知識的高級技術人才。尤其培養學生具備廢水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污染處理、工程環境控制等工程設計、生態保護、環境管理方面的專門知識。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在行政管理部門、規劃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學校等從事環境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
主干課程有:環境學、流體力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工程學、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化工原理、環境生態學、環境修復工程原理、環境管理學、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工程試驗、計算機在環境中的應用等專業必修課。鼓勵本科生攻讀輔修專業、雙專業和雙學位,完成規定的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材料化學(非師范)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服務于生產企業、事業單位、研究機構和中、高等學校掌握材料化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受過嚴格專業實驗和科研訓練,從事材料合成制備、加工與開發應用、科學研究和教學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有:材料科學導論、化工基礎、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近代材料分析測試技術等專業必修課。鼓勵本科生攻讀輔修專業、雙專業和雙學位,完成規定要求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