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水務規劃院”)的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上海市農田基本建設規劃組,1980年隨上海市水利局成立設立規劃室,2001年根據市機構編委批復,更名為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2009年增掛上海市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牌子。根據市編委《關于同意調整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海洋局所屬部分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批復》(滬編 [2017]342號)、《關于印發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滬水務(海洋)[2017]173號)及《關于同意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海洋規劃設計研究院)調整崗位設置方案的批復》(滬水務(海洋)[2018]105號)的文件精神,水務規劃院是隸屬于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海洋局,從事水務、海洋規劃設計、科技研究、公共技術管理服務的事業單位。
二、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市水務、海洋發展基礎調查和戰略研究工作;承擔本市水務、海洋戰略規劃、水功能區劃、海洋功能區劃,以及水資源和海洋經濟、資源、環境等專業、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負責本市水務、海洋專業規劃的技術指導、技術協調,協同有關部門負責各類規劃的綜合平衡;
(三)負責本市水務、海洋規劃實施和建設項目的前期研究以及技術協調、技術審查;承擔規劃、建設管理、行業管理、科學決策中的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撐工作;
(四)承擔本市水務、海洋領域基礎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項目研究,以及科技情報、新技術引進、開發應用工作;
(五)負責編制與劃示本市市管和中心城區河道藍線(有相關規定的除外)及藍線調整的技術論證工作;負責匯總和集成本市河道藍線方案,對區管及其以下河道藍線劃示進行技術指導;負責本市藍線劃示成果的備案和檔案管理工作;
(六)負責本市水務、海洋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承擔本市水資源管理年報編制、參與灘涂資源報告的編制等工作;
(七)參與本市水務海洋行業政策法規、技術規范、規程和標準的編制和修訂工作;
(八)參與本市涉水涉海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預案編制工作;
(九)承擔局科技委辦公室日常執行性工作;
(十)承辦市水務局、市海洋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按照規定職責,水務規劃院內設8個職能科室,分別為:
(一)總工程師室
(二)辦公室(計劃財務科)
(三)組織人事科
(四)水利規劃設計所(河道藍線劃示受理室)
(五)供排水規劃設計所
(六)海洋規劃設計所
(七)水務海洋規劃研究中心
(八)技術管理中心
此外,院下設有技術支撐單位上海碧波水務設計研發中心。
四、人力資源
水務規劃院人員編制為75名,其中正副科級領導職數為18名。全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90%,博士2人,碩士33人;教授級高工3名,高級工程師30名,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22人;上海領軍人才及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級人選各1名。
碧波水務設計研發中心作為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技術支撐單位,現有職工26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共22人,其中碩士8人;工程師及以上職稱共12人。中心職工平均年齡不足30歲。
五、專業團隊
水務規劃院擁有水利工程、農田水利、環境水利、水文水資源、供排水、環境工程、港口航道、物理海洋、河口海岸、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人才,形成了水利、供水、排水、海洋專業齊全、結構合理、技術精湛、能力高強的規劃研究團隊。2013年市總工會授予成立徐貴泉水安全技術創新工作室,2015年該工作室被市建設交通黨委授予“勞模創新特色工作室”,2016年成立上海市水務局水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8年市水務局工會授予成立譚瓊智能排水技術創新工作室。
六、主要榮譽
自2010年以來,水務規劃院共獲得各類項目獎項100余項,其中全國優秀咨詢成果獎5項,全國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1項,上海科技進步獎4項,上海優秀規劃設計獎6項,上海優秀工程咨詢獎92項,上海水務海洋科技獎11項。水務規劃院共成功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
水務規劃院先后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水利部文明單位、對口支援都江堰災后重建突出貢獻集體、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公司、立功競賽申通賽區先進集體、市平安示范單位。有6人次分別獲得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住建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水利系統勘測設計先進個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另外有20余人次被評為市建設交通系統、市水務局及市規土局各類先進。
七、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適應,城鄉一體、全行業、全覆蓋的水務規劃體系。緊緊圍繞“安全、資源、環境”三位一體、海陸統籌的發展目標,發揮體制與人才優勢,潛心鉆研,科學謀劃上海水務海洋藍圖。近年來,完成市級、區級、鎮級及重點地區水務海洋規劃項目數百項,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1.水利:完成了上海市水(環境)功能區劃、上海市防洪除澇規劃(2035)、上海城市水資源戰略規劃(2035)、上海市河網水系布局(2035)、上海市骨干河道布局規劃、上海市河道藍線規劃、上海市海塘規劃、長江干流(上海段)采砂規劃、上海市水土保持規劃、上海市灌溉發展總體規劃、上海市水資源保護規劃、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保護帶、生態隔離帶建設規劃等全市性水利規劃;完成了上海市大部分區級及嘉寶北片、淀南片、浦南東片等水利規劃;為世博會、虹橋交通樞紐、虹橋商務區、迪士尼、大型居住區、郊區新城、軌道交通、京滬高鐵、滬杭高鐵、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提供了水利規劃技術支撐;還完成了上海市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全國第一次梳理普查暨上海市水利普查、471條中小河道“一河一策”方案、水資源管理年報等任務。
2.供水:完成了上海市水源地規劃(2035)、上海市供水系統規劃(2035)、上海市水廠深度處理規劃、上海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規劃、上海市區域應急供水連通管規劃、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專項規劃;完成了部分區供水專業規劃;為上海世博會、虹橋交通樞紐、虹橋商務區、迪士尼、大型居住區、郊區新城編制了供水專業規劃。
3.排水:上海市雨水排水專業規劃(2035)、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專業規劃(2035)、上海市污水污泥處理處置規劃(2035)、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劃、上海市初期雨水治理規劃、上海市排污口規劃;完成了部分區的雨水、污水及污泥規劃;為上海世博會、虹橋交通樞紐、虹橋商務區、迪士尼、大型居住區、郊區新城編制了排水專業規劃。
(二)構建了與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相適應、圍繞“海洋經濟發展、海洋安全保障、海洋資源利用、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綜合管理”需要的海洋規劃體系。
完成了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上海市海洋主體功能區劃、上海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上海市海岸帶保護利用規劃、上海市海島保護利用規劃、上海市海洋生態紅線劃示、上海市科技興海規劃、全國河口海岸灘涂開發治理管理規劃(上海分冊)、金山區龍泉港東側區域用海規劃。
此外,水務規劃院還完成了上海市水務、海洋“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和中期評估,編制了上海市第六第、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水環境治理方案等綜合性水務規劃、評估和行動計劃。編制了《上海市水利志》規劃篇章,編制了上海市治澇標準、上海市暴雨強度公式、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標準等標準規范。
(三)初步建立了以“四網一域”數學模型為核心技術(水系河網、供水管網、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和長江口杭州灣水域),以雨情、水情和工情為基礎數據庫,以網格、數據和應用平臺為信息服務系統的水務海洋規劃科技信息支撐體系。
自主研制完善了數字河網水量、水質和納污能力數學模型系統;引進消化吸收了國際一流的供排水管網水力模型Infoworks WS、Infoworks CS、FloodWorks、ICM以及河湖、河口、海洋水動力水質模型MIKEFlood、MIKE3、TUflow、Delft3D、EFDC、FVCOM和突發水污染溢油、化學品泄漏模型OilMap、ChemMap等軟件系統。持續建設上海水系河網、供水管網、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和長江口杭州灣及鄰近海域的“四網一域”數學模型核心技術體系;取得了感潮河網、排水管網與風暴潮等多模型一體化模擬、泵閘調控精細模擬、長江口與東風西沙水庫多維度水動力水質模型融合模擬、水源地安全風險評估、水質防控和安全保障、水域納污能力核算、平原河網水源湖庫生態建設、太湖流域區域水利聯合調度優化、防汛減災能力評估、城鎮排水防治內澇、警戒潮(水)位核定、江海聯動水動力水質模擬、河口海洋環境治理改善以及長江口水源地突發水污染預警系統平臺等關鍵技術和創新成果,已推廣應用于水安全保障、水資源配置、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規劃設計、研究、論證和管理等工作,取得了較顯著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
(四)制訂統一了水務海洋項目咨詢評估和河道藍線劃示受理的工作規范體系。
1.技術管理:技術經濟審查工作旨在從水務行業需求和特點出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對水務基礎設施項目前期技術文件和相關技術管理文件的審查,提高建設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和水務行業管理水平。近年來,主要完成了水利、供水、排水、海洋四個專業的規劃、項目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等各設計階段項目的技術經濟審查工作, 共計完成約3900余項技術審查報告,其中經濟審查共計完成約750余項。重點項目有:上海市區(鎮)級水利規劃、供水系統規劃、排水系統的規劃、蘇州河第四期環境綜合整治、上海市黑臭河道治理、上海市生態河道治理試點工程、上海市促淤圈圍工程、上海市海塘達標工程、排水管網的改造工程、自來水廠和加壓泵站的升級改造工程、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工程、污水廠的運行調試方案、地鐵車站的管線搬遷和復位方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積水點的改善工程、大金山島非核心區生態整治工程、佘山島整治修復工程等項目,為水務局水利專項項目審批和供排水項目行業意見提供技術和經濟支撐。
2.河道藍線劃示:自2010年以來,共受理河道藍線劃示項目3725個,圖紙77422張,社會滿意率100%。涉及虹橋污水處理廠工程、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連通管工程、黃浦江上游閔奉原水支線工程、軌道交通十五號線工程、蘇四期整治工程、黃浦江沿岸中棧地區防汛墻公共綠地工程、城投水務排管工程、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蓄管道系統工程、崇明團旺河(環島運河)河道整治、天然氣排管工程、惠南民樂大居河道政治工程、軌道交通十號線二期工程等190多項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