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混雜垃圾、污泥的惡臭污水,在污水處理廠轉一圈后變得清澈見底。在平安區污水處理廠,技術員趙中明告訴記者,平安區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服務范圍為平安(區)城、高鐵新區,還有部分鄉鎮生活污水。污水處理采用AAO工藝,通過多個復雜程序后,水質達到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截至目前,平安區總共處理污水490萬噸,平均日處理量為1.56萬噸,合格率達100%,處理率達到百分之91%。
污水處理能力和再生利用能力,是一個城市規劃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為全力提升城鎮污水處理水平,今年海東市加大城區和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污水管網改擴建力度,截留、收集沿湟重點鄉鎮和人口集中村莊污水,提高污水收集率,城鎮污水處理明顯加快。按照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總體規劃和雨污分流的原則,嚴格規范自建排水設施入網管理,有效杜絕了各種私接、亂接、偷接排水管道及盜竊、損毀排水設施等違法行為的發生,使城市污水收集率大大提高。同時,污水處理企業與環保部門的配合進一步增強,通過定期檢測生產企業排水用戶入網水質、水量,建立了完整齊備的排水用戶檔案,從源頭上根治了超標排污對排水設施及環境的危害。
據市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東市共有污水處理廠8座,運行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能力13.5萬立方米每日。全市排水管網長度為743.95公里,其中,污水管道長349.39公里,雨水管道長288.26公里,雨污合流管道長106.3公里。
與此同時,海東市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污水處理率。
今年10月12日,互助縣班彥村光儲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正式投運,這是青海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一座污水處理示范項目,也是第一座利用“清潔能源+儲能技術”供電的污水處理項目,出水質量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據介紹,預計今年年底前,海東市將建成12個農牧區生活污水試點,并完成21個新試點建設任務的實施方案審核等前期手續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