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建設報》專版:北排集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建設首都美好水環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北京排水集團自成立起,矢志不渝地把為黨工作、為民治水作為黨的初心和使命在排水集團的具體體現,這是集團的立身之本、發展之源。9月27日,《首都建設報》專版,報道排水集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首都美好水環境所作的貢獻。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集團作為首都公共服務骨干企業的定位,緊緊圍繞為黨工作、為民治水,團結奮斗,砥礪前行,奮力開創北排集團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努力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成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堅定執行者,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保障首都城市運行和水環境安全的排頭兵,成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骨干企業。”排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江在前不久召開的集團第二次黨代會上這樣說。
近年來,排水集團在北京中心城區被市政府授予水環境治理30年特許經營權,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市中心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生產供應的再生水占全市用水總量的27%,大幅度提升了城市水環境質量和防汛保障水平,堅定履行了首都國企承載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生態責任。集團堅持新驅動發展,構建發展了以技術創新為內核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技術創新和全產業鏈服務實力居全國行業領先。集團立足服務北京、著眼行業市場需求不斷推動發展,積極向全國行業和廣大客戶輸出北排創造、北排服務、北排品牌,創造性探索實踐的“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模式以及打造的一批高質量精品項目成為全國水務行業標桿示范,開創了水環境治理事業發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條國有公共基礎設施企業主動作為、高質量發展、做優做強做大的成功之路。
“廠-網-河”聯動
服務保障能力更加突出
近年來,北京排水集團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集團聚焦水環境治理,以系統理念持續強化北排擔負的水環境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一體的定位,雨污水收集、處理、回用和防汛保障一體的功能,廠網河綜合治理一體的實施方略,推行“北排系統化治水模式”,實現了從水污染治理向水環境全面改善的轉變。這一模式緊緊瞄準城市水環境中存在的黑臭水體、城市內澇、水資源短缺等突出問題,通過一體化系統化管理,全方位、全流域(區域)、全過程開展水環境治理,實現“廠-網-河”聯動,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小流域精細化管理格局,實現“水質保障、水量均衡、水位預調”的系統化運營,創造了消除黑臭水體、解決城市內澇、補充城市水資源等綜合效益。
與此同時,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北京的大型賽事多、活動多,排水集團以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最充分的準備,圓滿完成了抗戰勝利日閱兵、黨的十九大、“一帶一路”峰會、世園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以及每年的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排水和再生水服務保障任務,確保了絕對安全。
每年汛期,排水集團所擔負的防汛工作是重中之重。排水集團防汛設施、應急搶險、調度指揮、聯動配合、綠色防汛等保障能力逐年提升,構建了科學、快速、智慧、社會、海綿、安全“6S”防汛體系,圓滿完成了歷年防汛保障任務,實現了從“ 防得住”的常規防汛逐步向“防得好”的綠色防汛轉變。集團應急搶險能力大大增強,成為市級應急搶險的重要力量,有效應對了2016年“7.19、7.20”、2017年“6.22”、 “7.6”等極端天氣強降雨考驗,及時發現和解決了“學知橋”、“通惠河北路”等重大安全隱患,圓滿完成了支援大寧水庫等搶險任務。在全市抗擊“7.21”特大自然災害中,集團全面完成了城區52個積水點應急搶險、京港澳高速應急搶險、房山區應急搶險等艱巨任務,為保障城市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落實兩個“三年行動方案”
城區污水實現99%處理
2013年,排水集團承擔本市“三年行動方案”工程建設任務,總投資400億元,其中集團自主融資238億元,將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改造成為再生水廠,雨水泵站提標為能夠應對十年一遇降雨標準,新建了北排槐房再生水廠、清河第二再生水廠,小紅門、高碑店等5個污泥集中處理中心等一批代表全國最高水平的現代化生態再生水廠和污泥處置設施,實現了雨污水收集、處理、回用設施能力全面升級,使北京中心城區污水收集和處理、再生水生產供應、污泥無害化處置和防汛保障等能力水平在全國領先。
2016年,排水集團全面落實本市第二個“三年行動方案”和黑臭水體治理、聚焦攻堅等任務,新建污水管線489公里,解決了33條段黑臭水體、60個城中村、2000多個河道排污口污水排放問題,截流污水全部輸送到再生水廠處理,實現了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并全部深度處理生產為再生水,每年向市區主要河道補給高品質再生水9億多立方米,使市中心城區主要河道的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涼水河水質達到十年最優,實現了從水污染治理向水環境改善的歷史性跨越。污水處理率的大幅度提高不僅減輕了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理壓力,還讓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水質明顯改善,多條河段再現碧水微瀾之美景。
截至2018年年底,通過這些再生水廠的建設以及截污治污措施的實施,全市污水新增處理能力超過前十年建設規模總和,污水處理率由2012年的83% 提高到2018年的93%,其中城六區達到99%。在此期間,北京排水集團處理污水總量達到77.33億立方米。
排水集團以服務保障首都為首要任務,服務保障范圍在城六區的基礎上增加了城市副中心辦公區、海淀山后、豐臺河西、回天地區等區域,運營管理的排水管網由4719公里增至8911公里,泵站由89增至101座,污水處理能力由231萬立方米/日增至到427.7萬立方米/日,再生水生產能力由63萬立方米/日增至427.7萬立方米/日,再生水管線由670公里增至871公里,污泥無害化處理能力由2710噸/日增至6128噸/日,綜合服務能力在全市占比80%以上。
北排小紅門污泥處置中心
“推墻入海”
服務全國水環境治理市場
2015年市政府與排水集團簽署《北京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特許經營服務協議》,將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服務特許經營權授予集團,特許經營期30年,集團作為投融資、建設、運營主體提供專業服務。
2015年集團黨委提出“推墻入海”,標志著集團由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向企業自主經營、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和市場經營主體轉變。
在服務保障好北京中心城區的基礎上,集團積極將核心能力向全國水環境治理市場輻射推廣,堅持穩中求進、綜合研判、穩健布局和高質量服務標準,在不斷探索、創新、拼搏中增強搏擊市場的本領,中標實施了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全國首個落地的流域治理PPP 項目和海綿城市示范工程、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南寧沙江河流域治理項目、南寧排水管網項目、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全國首個近海水域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項目)、雄安新區白洋淀農村污水垃圾廁所一體化治理項目等,闖出了建精品、創效益、亮品牌的成功之路。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集團實施的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給予充分肯定,用“ 流連忘返”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白洋淀農村污水處理項目
2019年3月,排水集團雄安新區白洋淀農村污水垃圾廁所一體化治理項目三標入駐,北排集團開啟“ 雄安時間”,肩負首都國企責任擔當,依托北排全產業鏈優勢,全力服務雄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排水集團將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以及懷柔鄉村污水處理等經驗積累在雄安新區落地。排水集團僅用三個月的時間,由該集團治理的28個村已率先實現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今年10月底前,排水集團在雄安新區28個村實施的白洋淀環境一體化治理項目硬件工程將全部完工,這標志著北京治污經驗在雄安新區污水治理領域開花結果,助力當地村落更好地實現“一滴污水不進淀”的目標。
產融結合
建設水環境治理全產業鏈
“ 開門辦企業”,依托企業核心能力和特許經營政策,排水集團積極引入央資央企并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水環境治理,與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簽署了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與國開金融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及獲得了工商銀行、農商行、北京銀行等大力支持。通過股權融資、基金融資、國家政策性銀行支持等多層次多渠道融資創新,集團不僅打通了大規模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瓶頸,完全滿足水環境治理項目建設資金需求,而且自身成為了倍受各類金融和投資機構青睞的資本平臺,建立了持續的資金鏈和充足的投資能力,成為了綠色、安全、可持續的投融資平臺。
在產業投融資領域合作之外,在市場開發領域與中交集團、通用技術、中鐵四局、北京城建、北京建工、住總集團、河北城投、博天環境等企業積極開展產業合作,在技術創新領域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新加坡聯合環境、挪威康碧公司、瑞典普拉克公司等國內外研發機構和技術優勢企業共同攻關,合作共贏。
與此同時,排水集團不斷強化水環境治理投融資、設計研發、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在產業鏈各環節上培育了北排水環境發展公司、北排水務投資、北排設計院、北排科技、北排建設、北排裝備、北排京津冀水環境公司、北排各管網運營公司、流域水環境公司、再生水供應和銷售公司等專業公司,全面增強水環境治理服務保障程度,為系統化治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使生態綠色理念、萬無一失的保障水平、低碳綠色循環的設施標準、領先的技術和裝備研發成果得到真正落地。集團在人均COD 和氮污染消減量、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量、管網運維長度、污泥處理處置量等勞產率指標,以及萬元資產形成的設施能力及經濟指標等方面,均處于行業最好水平,在業內建立了健康、可持續、良性發展以及政府、企業和社會共贏的發展典范。
科技創新
引領高質量發展
排水集團以水環境治理達標提標、提質增效、前沿戰略性等三大類技術的研發和轉化為重點,共取得集團自主知識產權專利351項,開發了北排紅菌、除臭、精確曝氣、熱水解、污泥高級消化、北排膜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系統化技術和系列化裝備,自主研發的北排高氨氮污水厭氧氨氧化、城市污水厭氧氨氧化、高級厭氧消化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集團研發成果獲得國內外科技創新獎項30余項,201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以及獲得了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金獎。
北排水環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
和諧企業建設進一步發展
排水集團黨委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扎實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將做好北京水環境治理服務保障工作作為政治任務,認真研究提出以“責任至上”為核心的集團戰略目標、發展規劃和發展舉措,積極推動“三年行動方案”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實完成,堅決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充分發揮了黨委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
近年來,排水集團的工作成果和經驗得到了國內外行業同仁的充分肯定。2017年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會議上,集團作為大會發言的唯一企業做了經驗交流。2018年全國水協大會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點評北排“ 水污染治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推行廠網流域統籌的管理模式”。2018年,集團槐房生態水廠項目獲得被譽為世界水業“諾貝爾獎”的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金獎。在2019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會議上,集團提效增效經驗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確立為全國水環境治理提質增效的三個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