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2日訊 “家里的生活污水、衛生間里的廢水,通過下水管道,經過一條自然生物鏈,就能流出清澈的水。神奇,太神奇了!”72歲的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村民王栩影連連感慨。去年底,該村為破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鋪設了700多米的污水排放主管道,建起了污水處理廠,讓這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不再為治污發愁。目前,已有18家農戶進行了先期試點,該項目將于5月在全村建設完成。
去年11月末,在農村污水處理方面探索了三年的盤嶺村引進國外土壤覆蓋型生物法污水處理技術,在工地上扣大棚,克服冬季施工的困難,采用工廠化模塊式組裝方法,僅用20天就建成了日處理污水30噸的污水處理廠。從村民家里的下水管道流到這里的生活污水,經過沉淀分離、曝氣、接觸過濾等十幾道工序,變成了清水灌溉、養魚、種果樹,真正實現了循環再利用。
據了解,這個污水處理項目經過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實現生活污水自然脫臭、凈化,排放標準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據悉,該項技術在韓國農村早已應用,它充分利用自然生物鏈的特點,通過蚯蚓、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天然礦石等自然生態鏈的相互依賴關系,從而實現自然脫臭、凈化生活污水功能。同時,污水中的氮、磷等可以作為必需的養分,經由設施上部草坪景觀植物根系被吸收利用。
已群發消息
-
12:32發送完畢3461
-
昨天 11:52發送完畢2992
-
星期六 17:49發送完畢1642
-
星期五 11:48發送完畢1471
-
星期四 11:56發送完畢1402
-
星期四 11:46無法查看
-
星期三 00:01發送完畢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