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型央企巨頭中信集團正式進駐環保市場,在成功收購新加坡聯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聯合環境”)后,將其更名為“中信環境技術”,成為首批國有資本入主環保上市公司的主角。
隨后,中信環境技術立足于自身核心業務板塊,將高性能美能膜的研發、制造和應用打造成為一張名片,同時不斷拓寬環保產業細分領域,于2017年果斷涉足危廢處理行業。3年來,中信環境技術的危廢之路已開辟出一番天地,如今在全國多地布局項目10余個,年設計危固廢處置量逾180萬噸,危廢業務板塊初具規模。
外資巨頭18年老將加盟
中信環境技術危廢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方躍博士,是一個擁有20多年從業經驗的老環保人,于2014年加盟中信環境技術,在這之前曾服務于外資環保巨頭威立雅18年。
中信環境技術危廢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方躍博士
方躍博士早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專業,在國內高校任教六年,之后赴新加坡國家標準工業研究院任職,隨后又加入威立雅新加坡公司。伴隨著威立雅的業務拓展,方躍博士被派往天津,與當時的天津環保局環科院合作,全程參與了國內第一個危廢廠的建設運營。
深耕環保危廢市場多年,方躍博士對這個行業體會很深,尤其對于危廢處置技術更是了然于心,還在威立雅時就被同事譽為是“危廢技術方面的活字典”。
在方躍博士看來,環保行業跟化學化工的聯系相當緊密,他認為對技術用得比較好的人還得是學化學化工的人,這類專業的人才對技術、設備和工藝的理解會更加透徹,無論在實驗室做危險廢物分析檢測還是對生產工藝做具體分析,都會更有專業優勢。
因此在團隊建設方面,方躍博士更加偏重選擇技術出身且具備行業經驗的人才。公司吸引了一批來自于世界一流企業與行業龍頭公司的人才加盟,塑造出一個會技術、有經驗、懂市場的人才團隊。
大環保之下的危廢布局
隨著“無廢城市”等利好政策的出臺,如今環保領域危廢板塊迎來一波熱潮,一時間涌進來很多企業,雖然有的缺資金,有的缺技術,但方躍博士對國內危廢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新加坡八十年代就開始做危廢,咱們中國有人才,有工業基礎,沒做而已,一做就會走到前面去,就像咱們的高鐵一樣。”
回顧國內幾十年的環保之路,方躍博士認為過去我們的環保以監督為主,現在是慢慢向產業過渡,行業正逐漸走向產業化。作為一個產業,方躍認為通常應該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環保工程建設;二是環保設備制造;三是項目運營管理;四是作為第三方的環保監測。
中信環境技術在水務領域,涵蓋了除環保監測之外的其他三個方面,中信環境技術有自己的工程建設設計中心,有水處理全套的成熟設備和工藝,全國多地建設運行的水廠都是自己在運營管理。從水處理領域拓展到危廢處置領域,中信環境技術要在大環保領域里面做縱深布局,主要的思路就是協同發展。比如工程建設,擁有自己的危廢設計中心;設備制造方面也從集中采購慢慢向自主設備研發制造過渡;危廢項目的運營管理至關重要,這也是中信環境技術在危廢業務上的側重點。
隨著危廢處理相關政策及無廢城市建設的大力推進,行業逐漸步入快速發展期,作為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信環境技術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發展,不斷通過先進技術實現危險廢物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避免危險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危害。目前,中信環境技術已在新疆、江蘇、山東、河北、山西、海南等危廢產廢大省重點布局危廢項目10多個,目前設計危固廢年處理量超180萬噸,短短三年危廢業務板塊已初具規模。
項目進度方面,已經投入運營的項目有3個,還有2個項目預計年內可以投入運營。其中,新疆最大危(固)廢處置中心項目,僅占地面積就達2000畝,并且工藝齊全,除焚燒、物化、填埋基本工藝之外,還有很多資源化處置工藝,如廢包裝容器的清洗,電池、油泥、廢礦物油的處置等等。另外,今年還會有3個項目開工建設。近幾年每年都有2-3個新項目投入運營,目前在建項目預期在近三年內陸續投入運營。
區域布局方面,在全國10個危廢產廢大省中,中信環境技術在山東、江蘇、新疆等省都做了布局。在第一產廢大省山東上馬了兩個項目,在第二產廢大省江蘇有一個落地項目,同時,為配合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中信環境技術也在能源化工大省新疆布局了多個項目。
圖為中信環境技術山東日照危廢項目
在行業側重方面,中信環境技術也十分注重將自己的危廢業務做出特色。就像當初做水務一樣,很多企業用膜技術去做市政污水,而中信環境卻選擇了一條難度高、成分復雜的工業園工業污水處理之路,經過多年的默默耕耘,如今,中信環境技術在國內工業污水領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老大。其中不少項目在中國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2003年完成的中石化廣州分公司污水凈化回用項目是中國第一個石化廢水雙膜回用項目,2004年9月建成的中石化洛陽分公司污水處理廠改造及回用項目是中國第一個化纖廢水MBR項目,2006年建設的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區綜合污水處理項目是中國第一個石化園區MBR項目等等。2019年,潮南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還入選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園區第三方環境治理示范園區。
借鑒水務業務經驗,在危廢業務上,中信環境技術把石油化工行業作為自己的側重點。這個行業產能巨大,相應的產廢量也大,但廢物組成相對較為單一,對危廢廠的設備工藝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在廢物配伍單一受限條件下,還需要保證工藝設備長時間穩定運行,這是一般危廢企業最不愿觸及的難啃的骨頭。但方躍博士卻看到了雙刃劍的另一面,石油化工園區企業相對集中,市場比較規范,產廢數量比較平穩,同時在化工園區還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協同優勢,將污水和危廢項目一起做,給工業園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務,對于自身而言,也能盡可能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發揮協同優勢應對挑戰
這幾年的環保之路,中信環境技術充分彰顯自身的品牌優勢,將協同效應發揮到最大,在水務和危廢板塊上,側重協同發展兩個板塊之間的業務,將發力點集中在工業園區,提供全方位綜合式服務;同時工程建設、運營、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方面也力求做到協同,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優化內部流程,提高自身效率。
在項目投建上,中信環境技術也遵循了協同思路。中信環境在手的危廢項目中,絕大多數的項目都是從設計、工程建設、設備采購和運營全鏈條做下來,對于項目做全程的控制,這樣會少走彎路,更有利于后續運營。
圖為中信環境技術山東濱州危廢項目
中信環境非常重視自身技術實力的提升。從事環保事業大半輩子,方躍博士對于前沿的技術和應用特別看重,受益于膜技術為中信環境技術帶來的巨大市場和良好口碑,方躍博士開始探索把膜技術拓展應用到危廢工藝里面,做資源化的技術,比如脫水工藝、比如用于溶劑回收等。另外,時下比較熱的“等離子體焚燒技術”,中信環境在應用方面已經有案例,去年6月公司承建的東莞海心沙項目,便是國內首個回轉窯+等離子體協同危廢處置項目,未來公司還會進一步發揮探討,將這一技術作為自身危廢業務的一個特色。智慧環保時代來臨,為更好地助力公司的規模化發展,實現不同地區危廢處置廠之間危廢數據和信息的共享,中信環境技術也就數字化建設做了很多研究和應用。
在當下環保法規趨嚴,修訂周期縮短的大環境下,方躍博士也預見到了行業發展進程中的很多挑戰。比如,政策趨嚴使得過去違規處理的存量危廢進入市場,可能會對行業帶來沖擊;政策調整導致區域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也會進而影響到后端的危廢產業。
危廢行業經歷了空白、環保治理,如今正走向一個環保產業,資源化將是危廢處置的一個發展方向,而真正資源化的到來,一定會逼迫危廢處置市場發生變化,逼迫企業做技術和管理的創新。方躍博士認為,行業最終要走向規模化、產業化,市場競爭必然加劇,行業一定會有一個洗牌過程,某些區域會發生供需倒掛,最終在競爭中有實力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在方躍博士看來,未來或可預見行業三大趨勢:危廢無害化向資源化轉化;產業細分向集中入園綜合治理轉化;跨區域合作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面向未來,企業只有不斷塑造自身核心優勢,順應大勢,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疫情之下彰顯央企擔當
今年以來,從年初疫情的洶涌而來,到后期疫情逐漸常態化,中信環境技術也彰顯了央企應有的抗疫擔當。
中信環境技術布局的危廢項目中,新疆阿克蘇的項目包含了危廢和醫廢。這個項目之前是政府的項目,中信環境接手后做了技術、設備、工藝全方位的升級改造,新上了一條微波消毒生產線。疫情一來,中信環境技術積極響應,快速啟動,因為項目設備工藝齊全,幾乎所有醫療廢物都可以無死角處置,為當地政府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另外一個日照項目,去年4月份開始運營,原本是不包含醫廢的,疫情襲來,當地政府擔心原本的醫療處置廠不夠用或者萬一發生生產線故障的情況,就詢問中信環境日照公司的危廢廠能否作為備用單位。恰逢方躍博士曾參與主導完成過國家環保部的醫療廢物相關項目和課題,他十分清楚,危廢廠本就是作為醫療廢物處置的儲備力量。因此此次日照項目在疫情中被選為當地醫療廢物處置備用單位,中信環境技術即刻給出了肯定答復。一直到現在,兩家公司也還在鼎力協助處理醫療廢物。在響應政府號召處理醫療廢物方面,中信環境技術不計代價,不問費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為政府為社會排憂解難。
但同時,疫情肆虐也給中信環境技術危廢板塊帶來預想之外的較大損失。方躍博士介紹說,公司在江蘇的一家危廢廠去年運營平穩,業績也很好,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先是直接導致一季度幾乎無法開工,復工復產之后又由于上游企業產能縮小,產廢量減少,廢物處置價格隨之下降,對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圖為中信環境技術江蘇南通危廢項目
因為疫情,國際形勢也變得日益焦灼,國際社會似乎走進了一個去全球化的漩渦。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抬頭,引起外貿外需型產業受到重創,行業結構調整不可避免,企業隨之會面臨不小的挑戰。但方躍博士也表示,疫情是暫時的,疫情的影響一定會過去,作為一個央企,一定要比平常企業看得更遠一點,隨時做好應對各種挑戰的準備,化危機為轉機,才能夠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