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防疫抗疫貢獻行業力量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漢“封城”,以火神山、雷神山為代表的醫院僅用時10天左右完成設計到施工、交付使用以及諸多設計企業參與防疫設施建設,展現了行業醫療建筑設計的厚積薄發及社會責任;設計企業通過網上辦公和遠程設計協同,促進行業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應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及各地方協會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為防疫抗疫及設計企業復工復產等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二、工程總承包實施“雙資質”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自3月1日起施行。要做工程總承包項目須同時具有設計、施工“雙資質”,或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
鼓勵設計單位申請施工資質,已取得工程設計綜合資質、行業甲級資質、建筑工程專業甲級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鼓勵施工單位申請取得工程設計資質,具有一級及以上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的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完成的相應規模工程總承包業績可以作為設計、施工業績申報。
三、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
4月,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發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要治理“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亂象,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國特色,對超大體量公共建筑、超高層地標建筑、重點地段建筑作為城市重大建筑項目進行管理。規定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探索建立城市總建筑師制度;嚴禁建筑抄襲、模仿、山寨行為;加強歷史文化遺存、景觀風貌保護,嚴格管控新建建筑,不拆除歷史建筑、不拆傳統民居、不破壞地形地貌、不砍老樹。
四、湖南全面實施施工圖BIM審查遇阻
5月底,湖南省住建廳提出,計劃從6月1日起分階段實施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圖BIM審查,到2021年1月1日,所有項目全部實施BIM審查。在征求意見過程中遭到設計單位很大的阻抗。7月底,該省住建廳再發文,從8月1日起僅在全省建筑甲級勘察設計企業中選取工程項目總數的10%進行試點。試點計劃執行到2025年底。根據住建部計劃,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一級房建施工企業中普及BIM技術,作為BIM技術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的湖南,此舉表明行業BIM技術應用未達預期目標。
五、建筑師負責制繼續試點
6月,住建部批復北京試點開展建筑師負責制。要求拓寬建筑師服務范圍,完善與建筑師負責制相配套的建設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培養一批既有國際視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師隊伍。12月份,北京對實施方案征求意見。意見稱,截至目前,全國試點地區有5個,項目僅30余項,其中上海浦東有25項,其他地區試點項目較少,尚未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六、智能建造力促數字化、一體化設計
7月底,住建部、改革委、工信部等13個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9月初,住建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門聯合發文《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大力推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為主導,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業化。大力促進行業數字化設計體系、一體化集成設計和BIM技術的應用。
七、 人工智能審圖開始試點
6月,住建部同意深圳市開展建設工程人工智能審圖試點,10月又同意北京市開展建設工程人工智能審圖試點。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研發智能化施工圖審查系統,形成可靠的智能審圖能力,減少人工審查工作量,提升審查效率和質量,推動勘察設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11月,北京宣布啟動AI審圖試點。
八、 資質改革大刀闊斧
11月,國務院通過《資質改革方案》,住建部公布《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將企業資質審批條件進一步大幅精簡。改革后,工程設計資質分為綜合資質、行業資質、專業和事務所資質。21類行業資質被整合為14類,將151類專業資質、8類專項資質整合為67類專業資質。綜合資質、事務所資質不分等級。行業資質、專業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資質只設甲級);將除綜合資質外的其他等級資質,下放至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審批;設置1年過渡期,到期后實行簡單換證,即按照新舊資質對應關系直接換發新資質證書,不再重新核定資質。
九、更多省市取消施工圖審查
根據2019年國務院提出“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縮小審查范圍)、實行告知承諾制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的意見,在山西、南京、青島率先試點取消圖審之后,2020年有更多的省市進行試點:湖北、山東、浙江、深圳、廣州、長春等探索部分或全部取消施工圖審查,代之以專家評審制。如有需要,建設單位可自主委托審圖機構或勘察設計單位自行審查。
十、 多家上市設計公司控股權變更
1月底,山鼎設計名稱由“山鼎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圖山鼎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務員考試等為主營業務的培訓機構華圖教育,收購山鼎設計30%的股權,山鼎設計通過“賣殼”完成轉型和持續增長;8月,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稱,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符冠華、王軍華變更為珠江實業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廣州市國資委。這意味著蘇交科或將從民企變回國企;8月,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悉地工程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以取得其控股權。
以上案例引發行業對企業上市的再思考。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