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是安徽省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 是巢湖污染綜合治理重點項目之一,設計處理能力為30萬立方米/日,分兩期建設,每期工程日處理能力均為15萬立方米,一期、二期工程分別于1998年和2001年建成投產,處理后的出水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王小郢廠先后獲得建設部魯班獎、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先進單位稱號并被亞洲開發銀行確定為中國的地區技術中心。污水廠自投入運行以來,對保護合肥市的水體環境,降低巢湖污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響應國家和建設部關于加快基礎設施市場化進程號召,作為公用事業改革的探索和試點,2003年8月,合肥市政府決定通過國際化公開招標,以TOT模式轉讓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的全部資產和特許經營權,2004年7月,由柏林水務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投標聯合體以4.8億元的最高報價中標,取得了該廠23年的特許經營權。
柏林水務和東華股份共同組建的合肥王小郢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已于2004年12月21日正式接管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
王小郢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采用改良氧化溝生化處理工藝,工藝流程為:污水——粗格柵——進水泵房——細格柵——鐘式沉砂池——厭氧池——氧化溝——二沉池——排放;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脫水機房——外運填埋。我司引進國外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和監測儀表,實行工藝運行的自動化控制與監測,各主要出水水質指標BOD5、CODcr、SS、NH3-N、PH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
隨著合肥市中心城區的不斷擴大,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周邊地帶相繼得到開發,其南側和西側已經建成居民住宅區,為減少污水處理和收集過程產生的臭味,降低機械設備運行及構筑物跌水產生的噪音,改善周邊環境。同時,為進一步去除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出水BOD5、COD、N、P等污染物,提高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標準,消減進入巢湖的污染負荷,保護巢湖水體,201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和除臭降噪。工程主要分為三部分:除臭降噪、氧化溝改造及深度處理。工程總概算2.9億元,計劃于2013年底竣工。
工程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除臭降噪:對污水廠一、二期預處理區、厭氧池和脫水機房等部位全部加蓋封閉,產生的臭氣進行收集并生物過濾除臭處理,取消露天的污泥堆場,改為封閉的污泥料倉,抽出的臭氣進行生物過濾除臭。對所有露天機械設備和產生跌水噪音的設施進行封閉并消音。2、氧化溝改造:為強化原有設施的生化處理能力,對氧化溝進行改造,一期仍采用轉刷曝氣,但通過增設曝氣轉刷和水下推進器,強化氧化溝內缺氧、好氧的功能,確保出水的氨氮達標。二期結合降噪工程,將曝氣方式改造為水下微孔曝氣,增設鼓風機房,同時將氧化溝改造為A2/0推流式生物反應池,在完善生化功能的同時,徹底解決氧化溝的噪音問題。3、深度處理工藝:深度處理工程的總設計規模30萬噸/日。其中10萬噸/日經反硝化濾池進入原中水廠V型濾池過濾后,再經臭氧脫色,次氯酸鈉消毒后排入包河、銀河,作為景觀水體的補給水:20萬噸/日經活性砂濾池過濾后,紫外線消毒排入南淝河。深度處理的目的進一步削減COD、總氮、總磷和懸浮物等污染物質,提高出水色度及衛生學指標,主要指標達到地表IV類水標準。 王小郢廠現有職工85人,經過多年引進和培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有33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3人。其中中、高級技術人員占20%,是一支集環境工程、化學分析、機械、電氣、儀表、自動控制、給排水、計算機等專業配套、結構完善的技術隊伍。為發揮專業優勢,該廠積極進行科研、技改,并接待大專院校師生參觀學習,成為大專院校教學科研基地,和中小學生的環保教育基地。
柏林水務以其150多年運營管理城市給排水設施的經驗、國際領先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以及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及東華股份本土企業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提高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質量,改善合肥市的水體環境。
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發電項目投用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8-08-23 10:52:00 來源:安徽商報
資訊標簽: 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發電項目
分享到:更多
核心提示:22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位于該市銅陵南路的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這也是全國單體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我省首個建成投產的污水處理廠光伏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