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霈
5月27日,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約定間接排放限值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該儀式的簽約意味著,污水處理廠將喝上高碳源的“青啤”,這是自3月5日后,青啤(菏澤)公司首簽《啤酒生產廢水處理協議(試行)》試運行后實踐結果的再次升級,二者的攜手共贏,為節能減排及綠色工廠建設開辟了新的里程碑。

看似簡單的酒廠污水直排,卻為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節省了上百萬元,也幫污水處理廠提高了氮磷去除效率,避免浪費優質碳源,能讓企業與污水廠實現“雙贏”。
歷年來,啤酒生產企業產生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可生化性極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原本是可以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的絕佳補充,但卻一直無法有效利用。一方面,啤酒生產企業為保證啤酒廢水符合排放標準,每年均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預處理,在降低了水質可生化性的同時也白白浪費了優質碳源。另一方面,下游污水處理廠卻因為碳源不足“吃不飽”,而外購乙酸鈉用于污水處理廠的反硝化脫氮除磷反應,不僅運行費用大大增加,乙酸長期使用還對設備和構筑物產生一定腐蝕。面對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的壓力,啤酒生產廢水的循環利用勢在必行。
“過去我們的生產廢水必須全部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丕顯算了一筆賬,新協議簽訂后,公司執行約定的濃度限值,有利于降低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每年在用電、藥劑費、人工費、維護費等方面的成本將節約65%左右。“啤酒制造企業不經過處理直排的廢水,里邊BOD含量比較高,碳源含量多,我們企業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正好需要。在菏澤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的幫扶下,我們簽訂了協議,可以提高氮磷去除效率,穩定發揮減排效益,實現雙方合作共贏。”菏澤眾興水環境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義虎說。
據了解,2020年12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8項標準(含標準修改單)后,菏澤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立即組織人員認真學習,對照標準,對轄區內的工業企業進行調研、梳理。走訪中發現,酒廠需要處理廢水所含的富營養物質正是污水處理廠所需要的,為減少雙方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工作人員通過與兩家企業負責人座談,于3月5日促成雙方達成新的污水處理協議。
經過兩個月啤酒生產廢水處理的試運行,兩家企業始終保持良好溝通,做到數據實時共享,污水系統運行良好,達到預期目標。市、區有關部門對污水間接排放的運營模式給予肯定和認可。在儀式現場,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丕顯與菏澤眾興水環境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義虎簽訂了《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與菏澤眾興牡丹水環境有限公司約定間接排放限值的合作協議》。這標志著啤酒生產廢水只需預處理后即可按照協議約定主要污染物濃度限值排入污水管網,不再受納管排污標準的限制。協議簽訂后預計可為青島啤酒(菏澤)有限公司每年節約污水處理相關費用100余萬元,為下游污水處理企業節約碳源購買成本100余萬元,并減少大量碳排放量,實現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的共贏。
能讓企業與污水廠實現“雙贏”,這得益于高新區環保部門的精準幫扶。今年,菏澤高新區大力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服務效能、全面激發體制機制改革內生動力,各職能部門找準定位,為企業提供“私人訂制”般的精準服務,做精準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全力破除發展“中梗阻”問題。讓污水處理廠喝上高碳源“青啤”使得企業雙贏,這僅僅是菏澤高新區大力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服務效能后的具體體現之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菏澤高新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全區黨員干部深入企業、車間,查實情、解難事。本次合作協議的成功簽訂,既是菏澤高新區為企業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排憂解難的生動案例,也是堅持走好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具體實踐。好作風是無堅不摧的戰斗力,高效率是雷厲風行的執行力。
下一步,菏澤高新區將繼續開展“作風轉變年”活動,緊緊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高效率發展中心工作,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工作方法學習,以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帶動工作成效的提升,進一步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產城融合等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全面激發菏澤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內生動力。
本文來源:牡丹晚報